【千里送鹅毛后半句是什么】“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是一句广为流传的俗语,常用来形容虽然礼物微薄,但其中蕴含的情谊却非常深厚。这句话不仅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情义”的重视,也反映了人们在人际交往中注重情感表达而非物质价值的态度。
一、背景与含义
“千里送鹅毛”最早出自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寄令狐郎中》,原句是“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后来被引申为“千里送鹅毛”。其本意是指即使路途遥远,也要将一只鹅毛送到对方手中,象征着一种执着和真诚的情感传递。
而“礼轻情意重”则是后人根据这句诗所延伸出的总结性说法,强调的是感情的深浅不在于礼物的价值大小,而在于送礼者的心意。
二、常见用法与应用场景
使用场景 | 举例说明 |
日常交流 | 朋友送了一件小礼物,说“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
情感表达 | 在节日或生日时,送一份自己亲手做的礼物,表示心意。 |
文学作品 | 作家在描写人物关系时,引用这句话来突出人物之间的感情。 |
商务往来 | 同事之间互赠小礼物,表达感谢或祝福。 |
三、文化内涵与现实意义
“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不仅是对传统礼仪的继承,更是现代人际关系中一种重要的价值观。它提醒我们:
- 情义胜于物质:真正珍贵的是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
- 细节体现真心:即使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也能传达深厚的感情。
- 尊重与理解:在交往中应更多关注对方的感受,而非只看表面形式。
四、总结
项目 | 内容 |
原文出处 | 出自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诗句,后被引申为俗语 |
后半句 | 礼轻情意重 |
含义 | 强调情谊比礼物更重要 |
应用场景 | 日常交流、文学作品、商务往来等 |
现实意义 | 提醒人们重视情感交流,超越物质层面 |
通过“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到中国文化中对“情”的高度重视。在现代社会,这种理念依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值得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不断践行与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