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范文 >

送东阳马生序中考考点原文

2025-09-14 12:07:42

问题描述:

送东阳马生序中考考点原文,急!求解答,求不沉贴!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14 12:07:42

送东阳马生序中考考点原文】《送东阳马生序》是明代文学家宋濂写给同乡后学马君则的一篇赠序,文章通过叙述自己求学的艰辛经历,勉励后学勤奋学习、不畏艰难。这篇文章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中考文言文阅读的常考篇目之一。

以下是对《送东阳马生序》中考考点的总结,结合原文内容进行整理,便于考生复习和掌握重点。

一、文章背景与作者简介

项目 内容
作者 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元末明初文学家,被朱元璋称为“开国文臣之首”。
体裁 赠序(临别赠言)
写作背景 宋濂在晚年回顾自己青年时期求学的经历,写此文送给同乡后学马君则,鼓励其刻苦读书。

二、文章主旨

《送东阳马生序》通过讲述自己幼年求学时的艰苦条件和勤奋精神,表达了对后学的勉励之情,强调了“勤学苦读”、“以德立身”的重要性。

三、重点词语解释(文言实词与虚词)

词语 解释 出处
嗟乎 “嗟乎!余幼时即嗜学。”
爱好 “余幼时即嗜学。”
无从 没有办法 “无从致书以观。”
援疑质理 提出疑问,询问道理 “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等待 “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最终 “卒获有所闻。”
媒介,引荐人 “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
皲裂 手脚因寒冷而冻裂 “足肤皲裂而不知。”
烨然 光彩鲜明的样子 “烨然若神人。”
以衾拥覆 用被子覆盖 “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逆旅 旅馆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
皆被绮绣 都穿着华丽的衣服 “同舍生皆被绮绣。”
烨然 明亮的样子 “烨然若神人。”

四、句子翻译与理解

原文 翻译 理解
余幼时即嗜学。 我小时候就特别喜欢读书。 表现出作者自幼好学的性格。
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没有办法得到书来看,常常向有书的人借。 反映出当时书籍匮乏、求学不易。
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提出疑问,询问道理,弯下身子,侧着耳朵请教。 展现了作者谦逊求学的态度。
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 有时遇到他训斥,我的态度更加恭敬,礼节更加周到,不敢说一句话来反驳。 表现出作者的忍耐与尊敬。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住在旅馆里,每天只吃两顿饭,没有新鲜肥美的食物享用。 描绘了作者生活简朴,不追求物质享受。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 同宿舍的同学都穿着华丽的衣服,戴着红色缨带和珠宝装饰的帽子,腰间挂着白玉环,左边佩着刀,右边挂着香囊,光彩照人像神仙一样。 对比手法,突出自己生活的清苦。
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我却穿着破旧的衣服,处在他们中间,毫无羡慕之意。 表现作者安贫乐道、不慕荣利的精神。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因为心中有足以快乐的事,所以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别人。 强调精神上的满足胜过物质享受。

五、常见考点分析

考点类型 内容举例
文言实词 如“嗜”、“质”、“叩”等词的含义及用法
文言虚词 如“以”、“于”、“之”等词的语法功能
句子翻译 要求准确理解并翻译重点语句
主旨理解 把握作者通过自身经历传达的学习态度与人生价值观
写作手法 如对比、描写、议论等表达方式的运用
人物形象 分析作者的坚韧、谦逊、安贫乐道等品质

六、备考建议

1. 积累文言词汇:重点掌握常见实词、虚词的含义和用法。

2. 熟读原文:理解文章结构与思想内容,把握作者的情感与写作意图。

3. 练习翻译:加强文言文翻译能力,提高语言表达准确性。

4. 关注题型变化:如选择题、填空题、翻译题、阅读理解题等,做到全面应对。

通过以上内容的整理,希望同学们能够更好地掌握《送东阳马生序》的中考考点,提升文言文阅读与理解的能力。

以上就是【送东阳马生序中考考点原文】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