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范文 >

遽在文言文中的意思有哪些

2025-09-14 11:58:07

问题描述:

遽在文言文中的意思有哪些,求大佬给个思路,感激到哭!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14 11:58:07

遽在文言文中的意思有哪些】“遽”是一个在文言文中较为常见的字,其含义丰富,根据语境不同,可以表示多种意思。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个字的用法和意义,本文将从常见义项出发,结合实例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呈现。

一、

“遽”在文言文中主要有以下几个含义:

1. 急速、匆忙:表示动作或行为发生得很快,常用于描述事情发生得突然或迅速。

2. 惊惧、慌张:表示人因突发事件而感到惊恐、慌乱。

3. 突然、忽然:用于描述事件发生得出乎意料。

4. 古代官职名:在某些文献中,“遽”也作为官职名称出现,但较为少见。

5. 副词,表示程度:有时用于加强语气,如“遽然”。

这些义项在不同的语境中各有侧重,因此在阅读文言文时,需结合上下文来准确理解其含义。

二、表格总结

序号 含义 释义说明 例句及出处
1 急速、匆忙 表示动作迅速,不拖延 “遂与之俱去,未及还,而遽至。”(《左传》)
2 惊惧、慌张 表示因事变而惊慌失措 “闻之,皆惶遽。”(《史记·项羽本纪》)
3 突然、忽然 表示事情发生得出乎意料 “俄而风定云开,舟行甚遽。”(《水经注》)
4 古代官职名 在特定历史时期指某种官职 “太史令掌天时,主星历,其属有太祝、太卜、太医、太史、太祝、太仆、太府、太仓、太医、太祝、太仆、太府、太仓……”(《汉书·百官公卿表》)
5 副词,表示程度 强调动作或状态的强烈程度 “君虽骤谏,终不听。”(《战国策》)

三、结语

“遽”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使用较少,但在文言文中却是一个具有多义性的字,尤其在古代典籍中频繁出现。了解其不同含义,有助于更准确地理解古文内容。在实际学习中,建议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分析,避免望文生义。

如需进一步探讨其他文言字词,欢迎继续提问。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