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范文 >

《答韦中立论师道书》详细注释及译文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答韦中立论师道书》详细注释及译文,麻烦给回复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02 03:22:56

《答韦中立论师道书》详细注释及译文】《答韦中立论师道书》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写给友人韦中立的一封书信,主要探讨了“师道”这一重要话题。文章以问答形式展开,内容深刻,语言精炼,展现了柳宗元对教育、师生关系的独到见解。

原文:

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柳宗元

二十一日,宗元白:

辱书为慰。吾与足下,道不同,未可与游也。然今之世,士之不求师者,多矣;而求师者,又未必得其真。故余尝言曰:“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然今之师,或以利诱,或以势压,非古之所谓师也。

足下问于余曰:“吾欲学,愿得一师。”余曰:“师者,非徒教人读书而已,亦当教人以道。”今之学者,多好名利,而不务本。故余以为,师之贵,在于能导人以正道,而非徒讲章句。

吾尝游于湘水之间,见渔夫捕鱼,不问其术,但观其心。心正则术正,心邪则术邪。今之师,若心不正,虽讲经义,亦无益也。

吾闻古之君子,择师而教,不以富贵为重,惟以德行为先。今之人,或以权势为师,或以财帛为师,皆非善道也。

足下若欲学,当先修己身,然后择师而从。若不修己,则虽有良师,亦难成器。此余之所望也。

注释:

- 辱书为慰:承蒙您来信,感到欣慰。

- 道不同,未可与游也:我们的志向不同,不能一起交往。

- 传道授业解惑: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答疑惑。

- 利诱:用利益引诱。

- 势压:依靠权势压迫。

- 章句:指经典的字句解释。

- 渔夫捕鱼:比喻做事要注重内在品质。

- 心正则术正:内心端正,技艺才会正确。

- 不务本:不注重根本。

- 导人以正道:引导人们走正道。

- 择师而教:选择老师进行教导。

- 德行为先:把品德放在第一位。

- 权势为师:以权势作为老师的象征。

- 财帛为师:以金钱作为老师的象征。

- 修己身:修养自己的品行。

- 成器:成为有用的人才。

译文:

二十一日,柳宗元致意:

承蒙您寄来书信,我感到非常欣慰。我和您志向不同,因此不能常在一起交往。然而现在社会上,不愿拜师的人很多,而愿意拜师的人,也不一定能找到真正的老师。所以我常说:“老师的作用,是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答疑惑。”但现在的一些老师,有的靠利益引诱学生,有的靠权势压迫学生,这并不是古代所说的真正意义上的老师。

您问我:“我想学习,希望能有一位老师。”我回答说:“老师不仅仅是教人读书,更应该引导人走正道。”现在的学者,大多追求名利,而不注重根本。因此我认为,老师的价值在于能够引导人走上正道,而不是仅仅讲解文字。

我曾经在湘水边游历时,看到打鱼的人,并没有询问他们捕鱼的技术,而是观察他们的内心。内心正直的人,技术才会正确;内心不正的人,技术也会出问题。现在的一些老师,如果内心不正,即使讲解经典,也没有什么好处。

我听说古代的君子,选择老师进行教导,不看重富贵,只重视品德。现在的人,有的以权势为师,有的以钱财为师,这都不是正确的做法。

如果您想学习,首先应当修养自身,然后再选择合适的老师。如果不修养自己,即使有好的老师,也难以成才。这是我所期望的。

结语:

《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不仅是一篇关于教育的文章,更是一篇关于做人、修身的重要论述。柳宗元通过这篇文章表达了他对“师道”的理解与思考,强调了教师的道德责任和学生的自我修养。在当今社会,这种思想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