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吴歌》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组乐府诗,分为春、夏、秋、冬四首,分别描绘了四季的风情与女子的相思之情。其中,《子夜吴歌·夏歌》以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夏日里一位女子对远方夫君的深切思念。
原文:
子夜吴歌·夏歌
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
五月西施采,人看不知涯。
回舟不待月,归去落日斜。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译文:
镜湖广阔无边,荷花盛开,香气四溢。
五月时节,西施在湖中采莲,行人驻足观望,竟不知她的身影有多远。
她乘船归来,不等月亮升起,便已踏上归途,夕阳映照着她的身影。
她回到闺房,放下水晶帘子,静静地望着天边的秋月。
赏析:
这首诗虽然篇幅短小,但意境深远,语言清新自然,充满了江南水乡的柔美与诗意。
首先,开篇“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描绘出一幅宁静而壮阔的夏日荷塘图景。镜湖辽阔,荷花盛开,不仅点明了季节,也为后文的采莲场景奠定了背景。
接着,“五月西施采,人看不知涯”,这里借用了西施的典故,将采莲女子比作古代美人,突出了她的美丽与神秘。人们驻足观赏,却无法看清她的踪迹,增添了画面的朦胧感和想象空间。
“回舟不待月,归去落日斜”则通过时间的变化,表现出女子归家的匆忙与不舍。她没有等到夜晚的月光,就在夕阳余晖中返回,暗示了她内心的急切与无奈。
最后两句“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以一个细腻的动作收尾,女子放下帘子,静静凝望天上的秋月。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色的描写,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她或许在思念远方的亲人,又或许是在等待那轮明月下的重逢。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女子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思念之情。语言简练,意境空灵,体现了李白诗歌中常见的婉约风格。
总结:
《子夜吴歌·夏歌》是一首充满江南风情的抒情诗,通过对夏日荷塘、采莲女子以及黄昏归舟的描写,表达了女子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全诗情景交融,含蓄隽永,展现了李白诗歌中细腻而深沉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