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小镇上,住着一个叫小林的男孩。他从小父母双亡,由年迈的奶奶一手拉扯长大。虽然生活清苦,但奶奶总是用她那温暖的笑容和无私的爱,撑起了这个家。
小林从小就懂事,每天放学后都会帮奶奶干家务,还去附近的菜市场捡一些没人要的蔬菜回来。奶奶常说:“孩子,你要记住,别人对你好,你要记得回报。”
有一次,学校组织了一次春游活动,老师问谁愿意参加,小林犹豫了一下,最后还是没敢举手。他知道家里没有多余的钱给他买门票。可就在那天晚上,奶奶偷偷把攒了好久的一点钱塞给了他,说:“去吧,别错过机会。”
小林去了,也玩得很开心。回校后,他一直想着奶奶的付出,心里暗暗发誓:以后一定要好好报答她。
几年后,小林考上了大学,离开家乡去大城市读书。临行前,奶奶送给他一个旧布包,里面装着几件衣服和一袋自己种的花生。她说:“别嫌弃,这是你小时候最爱吃的。”
在大学里,小林努力学习,成绩优异。毕业后,他找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开始赚钱。他每个月都会给奶奶寄一笔钱,还经常打电话回家,听奶奶讲讲家里的事。
有一次,奶奶生病住院了。小林立刻请假赶回去,陪在她身边。看着病床上瘦弱的奶奶,他第一次意识到,原来时间过得这么快,而自己却一直在外面奔波,忽略了她的身体。
住院的日子里,小林每天照顾奶奶,给她做饭、擦身、讲故事。奶奶常常笑着说:“你比以前懂事多了。”
几个月后,奶奶病情好转,出院回家。小林决定辞职,回到小镇,陪着奶奶度过剩下的日子。他说:“以前是您照顾我,现在换我来照顾您。”
这个故事听起来很简单,但它告诉我们:感恩不是一句空话,而是行动。有时候,我们以为自己还年轻,还有时间去报答,可其实,亲情是最宝贵的,错过了就再也无法挽回。
感恩,是一种选择,也是一种责任。它不在于你有多富有,而在于你是否愿意为那些曾经帮助过你的人,付出一点点真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