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夜曲中闻折柳的全诗】一、
“此夜曲中闻折柳”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是一首描写思乡之情的经典古诗。全诗通过夜晚听到笛声,引发诗人对故乡的思念,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该诗语言简练,意象丰富,是唐代边塞诗与抒情诗结合的典范之作。诗中“折柳”不仅是对柳枝的描写,更是象征着离别和思乡之情,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二、诗歌原文及解析
项目 | 内容 |
诗名 | 《春夜洛城闻笛》 |
作者 | 李白(唐代) |
原文 |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
诗意 | 在一个春夜,诗人听到远处传来的笛声,笛声悠扬,仿佛在诉说着离别的哀愁。特别是“折柳”一词,更引发了他对故乡的深深思念。 |
主题 | 思乡、离别、自然之美 |
意象 | 玉笛、春风、折柳、故园 |
情感基调 | 悠远、惆怅、深情 |
三、文化背景与意义
“折柳”是中国古代常见的送别意象,源自《诗经》中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后演变为一种象征离别与思念的符号。在诗词中,“折柳”常用来表达对亲人的牵挂和对过往的怀念。
李白这首诗虽短,却以极简的语言传达出浓厚的情感,体现了他“诗仙”的艺术造诣和对人生情感的深刻体悟。
四、结语
“此夜曲中闻折柳”不仅是一句诗,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它让我们在忙碌的现代生活中,回想起那些曾经触动心灵的瞬间。无论是思乡、离别,还是对美好时光的怀念,这首诗都给予了我们深刻的共鸣。
如需进一步了解李白的其他作品或唐代诗歌风格,欢迎继续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