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站简介】长城站是中国在南极建立的第一个科学考察站,位于南极洲的乔治王岛(King George Island),是南极科考的重要基地之一。自1985年建成以来,长城站承担了多项科学研究任务,包括气象、地质、生态、冰川等多个领域。该站不仅是中国南极科研的象征,也是中国在极地地区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的重要窗口。
长城站概况总结
长城站是中国在南极设立的第一座综合性科学考察站,建于1985年2月20日,位于南纬62°13′、东经58°47′,地处南极洲的乔治王岛。该站主要开展气象观测、海洋研究、地质勘探、生态环境监测等多学科研究工作,为全球气候变化和极地环境研究提供了重要数据支持。
长城站的建设标志着中国正式进入南极科考领域,也体现了中国在国际极地事务中的积极参与和贡献。随着科技的发展,长城站不断更新设备和提升科研能力,成为南极研究的重要平台。
长城站基本信息表
项目 | 内容说明 |
中文名称 | 长城站 |
英文名称 | Great Wall Station |
建立时间 | 1985年2月20日 |
地理位置 | 南极洲乔治王岛(King George Island) |
纬度 | 南纬62°13′ |
经度 | 东经58°47′ |
主要功能 | 气象、地质、生态、海洋等科学研究 |
科研方向 | 气候变化、极地环境、生物多样性等 |
国际合作 | 参与多个国际极地研究项目 |
人员规模 | 年均约20-30人(夏季) |
设备配置 | 多种现代化科研仪器与通信系统 |
长城站不仅是我国南极科研的重要基地,也在全球环境保护和气候变化研究中发挥着积极作用。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科研需求的提升,长城站将继续在极地研究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