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涝保收是什么意思】“旱涝保收”是一个常见的农业术语,常用于描述农田在不同气候条件下都能保持稳定收成的状况。这个词不仅体现了农业生产的稳定性,也反映了人们对自然条件的适应能力和农业技术的进步。
一、
“旱涝保收”原意是指在干旱或洪涝等极端天气情况下,农田仍能保证一定的收成,不因自然灾害而遭受重大损失。这一说法最早多用于形容水利设施完善的农田,如灌溉系统和排水系统健全的土地,能够有效抵御旱涝灾害。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旱涝保收”也逐渐成为衡量一个地区农业抗灾能力的重要指标。它不仅是对土地质量的评价,更是对农业基础设施、科技水平以及农民管理能力的综合体现。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中文名称 | 旱涝保收 |
含义 | 在干旱或洪涝等恶劣天气下仍能保证收成的农业状态 |
原意 | 水利设施完善,可防旱排涝,保障农田稳定生产 |
应用领域 | 农业、农村发展、粮食安全 |
现代意义 | 反映农业抗灾能力与技术水平 |
相关因素 | 水利建设、土壤质量、种植技术、气象预测等 |
常见于 | 有良好灌溉和排水系统的农田 |
三、结语
“旱涝保收”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农业术语,它背后蕴含着对自然环境的尊重、对技术进步的依赖以及对可持续发展的追求。在现代农业中,实现“旱涝保收”是提高粮食产量、保障农民收入的重要目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