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罗万象成语解释汉语成语包罗万象详细意思解释】在汉语中,“包罗万象”是一个非常常见的成语,常用来形容事物内容丰富、涵盖广泛。它不仅用于描述书籍、文章、知识体系等,也可以用于描述自然现象、社会百态等。下面将从成语的来源、含义、用法以及相关例句等方面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
一、成语概述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包罗万象 |
拼音 | bāo luó wàn xiàng |
出处 | 《晋书·张华传》:“博物多闻,尤精训诂,所撰《博物志》,包罗万象。” |
含义 | 形容内容丰富,涵盖一切,无所不有。 |
用法 | 多用于书面语,常用于形容书籍、知识、事物等内容广泛。 |
近义词 | 应有尽有、包举天地、海纳百川 |
反义词 | 一孔之见、管窥蠡测、狭隘有限 |
二、详细解释
“包罗万象”字面意思是“包含一切景象”。这里的“包罗”指的是包容、包括;“万象”则是指各种各样的事物或景象。因此,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一个系统、一本书、一个领域或者一个观点,其内容极其丰富,涵盖了各种不同的方面和细节。
例如:
- 一部百科全书可以被称为“包罗万象”,因为它包含了各个学科的知识。
- 一场展览如果展示了来自不同文化、不同年代的艺术品,也可以称为“包罗万象”。
三、使用场景与例子
场景 | 例句 |
描述书籍或知识体系 | 这本《世界历史大全》内容包罗万象,让人受益匪浅。 |
描述自然现象 | 雨后的山林,色彩斑斓,气象万千,仿佛包罗万象。 |
描述社会现象 | 现代社会信息繁杂,各种思想和文化相互交融,呈现出包罗万象的格局。 |
描述艺术作品 | 这幅画作构图巧妙,细节丰富,可谓包罗万象。 |
四、常见误用与注意事项
虽然“包罗万象”使用广泛,但在实际应用中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避免滥用:不要随意用于形容普通事物,如“这家餐厅菜品包罗万象”,这种说法不够准确。
2. 注意语境:该成语多用于正式或书面语中,口语中较少使用。
3. 搭配得当:通常与“内容”、“知识”、“视野”等词搭配使用,如“内容包罗万象”、“视野包罗万象”。
五、总结
“包罗万象”作为一个富有表现力的成语,体现了汉语文化的博大精深。它不仅是对事物广度的一种赞美,也是对内容深度的一种肯定。在写作和表达中合理使用这一成语,可以让语言更加生动、形象。
结语
“包罗万象”不仅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态度——对世界的开放与包容。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也应努力做到“包罗万象”,拓宽视野,丰富知识,提升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