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经验 >

多行不义下一句是什么

2025-09-07 04:30:15

问题描述:

多行不义下一句是什么,急!求解答,求不敷衍我!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07 04:30:15

多行不义下一句是什么】“多行不义”是一句常见的成语,出自《左传·隐公元年》:“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一个人做了很多不正义的事情,最终会自取灭亡。它常用来警示人们不要做违背道义和法律的事情,否则终将受到惩罚。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一成语的来源、含义以及相关用法,以下是对“多行不义”的详细总结,并附上表格形式的对比分析。

一、成语解析

项目 内容
成语 多行不义
出处 《左传·隐公元年》
原文 “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含义 指做了很多不正当、不道德的事情,最终会自食其果。
用法 用于批评或警告他人不要长期作恶。
近义词 作恶多端、罪大恶极、自取灭亡
反义词 行善积德、光明正大、正直无私

二、出处详解

“多行不义”最早出现在《左传》中,原文如下:

> “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这句话是郑庄公对共叔段(他的弟弟)说的。当时共叔段在郑国不断扩张势力,行为越轨,郑庄公认为他迟早会失败,因此劝谏他人不要轻举妄动,等待时机。

从历史背景来看,这句话不仅是对个人行为的警示,也反映了古代社会对“义”与“德”的重视。

三、现代应用

在现代社会,“多行不义”常被用来形容那些屡次违反道德、法律甚至伦理底线的人。例如:

- 商界中的腐败行为;

- 政治领域的权力滥用;

- 日常生活中的欺压弱小等。

这些行为虽然可能短期内带来利益,但最终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

四、常见误用与注意事项

1. 误用场景:有人可能会错误地将“多行不义”用于描述轻微的不当行为,而忽略了其强调的是“多次、持续”的不义行为。

2. 语气问题:该成语带有强烈的批判意味,使用时需注意场合,避免冒犯他人。

3. 搭配使用:通常与“必自毙”连用,单独使用时需结合上下文解释清楚。

五、总结

“多行不义”是一个具有深刻哲理和现实意义的成语,不仅来源于古代经典,也在现代生活中有着广泛的适用性。它提醒我们:做人要守德、守法,切勿因一时私利而走上邪路。

项目 内容
成语来源 《左传·隐公元年》
核心含义 多行不义终将自取灭亡
使用建议 用于批评长期作恶者,注意语境和语气
延伸意义 强调道德与正义的重要性

如你对其他成语或古文感兴趣,欢迎继续提问!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