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主题征文】一、
南京大屠杀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侵华日军于1937年12月13日至1938年1月在南京实施的大规模屠杀、强奸、纵火和抢劫等暴行。据不完全统计,约30万中国平民和战俘遇害,这是人类历史上极其黑暗的一页。为铭记历史、缅怀遇难同胞、弘扬民族精神,中国政府于2014年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每年12月13日举行庄严的纪念活动。
该公祭日不仅是对遇难者的悼念,更是对和平的呼唤。通过公祭活动,人们回顾历史、反思战争带来的灾难,增强民族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同时,它也提醒我们珍惜当下,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悲剧重演。
二、关键信息表格
项目 | 内容 |
公祭日名称 |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
设立时间 | 2014年 |
纪念日期 | 每年12月13日 |
历史背景 | 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攻陷南京,实施大规模屠杀、强奸、劫掠等暴行 |
遇难人数 | 约30万中国平民及战俘 |
公祭意义 | 缅怀死难者、铭记历史、弘扬民族精神、呼吁和平 |
公祭形式 | 国家领导人出席仪式、集体默哀、献花、参观纪念馆等 |
教育意义 | 引导公众特别是青少年了解历史、培养爱国情怀 |
国际影响 | 提升国际社会对中国抗战历史的认知,促进全球和平意识 |
三、结语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不仅是一个纪念的日子,更是一堂深刻的历史教育课。它让我们铭记过去的苦难,更加珍惜今天的和平生活。作为新时代的公民,我们应以史为鉴,自强不息,共同守护来之不易的和平与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