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时健因为什么做牢】储时健是中国改革开放初期著名的“烟草大王”,曾因经营玉溪卷烟厂而闻名全国。然而,他在晚年却因涉嫌经济犯罪被调查并最终入狱。储时健的落马,成为当时中国国企改革和反腐斗争中的一个标志性事件。
一、总结
储时健之所以入狱,主要是因为其在担任云南红塔集团董事长期间,涉及贪污、受贿、挪用公款等经济犯罪行为。尽管他在任期内为企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最终因触犯法律而受到应有的惩罚。
二、储时健入狱原因简表
项目 | 内容 |
入狱时间 | 2001年 |
犯罪类型 | 贪污、受贿、挪用公款 |
涉案金额 | 据报道,涉案金额超过300万元人民币 |
主要行为 | 利用职务之便,侵吞国有资产,收受他人贿赂 |
法律依据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82条(贪污罪)、第385条(受贿罪) |
判决结果 | 被判处有期徒刑17年(后减刑) |
出狱时间 | 2011年 |
三、背景与影响
储时健在1980年代至1990年代初担任玉溪卷烟厂厂长,带领企业实现了从亏损到盈利的转变,被誉为“中国烟草之父”。然而,在权力和利益面前,他未能守住底线,最终走向了犯罪的道路。
他的案件也反映出当时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存在的监管漏洞和腐败问题。储时健的落马,不仅对个人命运产生了重大影响,也对中国国企管理和反腐倡廉工作起到了警示作用。
四、结语
储时健的案例是一个典型的“从英雄到囚徒”的故事。他曾经为中国经济发展作出过重要贡献,但最终因违法乱纪付出了沉重代价。这也提醒我们,无论身处何位,都应坚守法律底线,保持清正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