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虎谋皮的汉语大词典是什么】“与虎谋皮”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人做事不切实际、自取灭亡或试图与强权者达成不可能的协议。为了更清晰地了解这个成语的含义、出处和用法,以下将从多个角度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呈现。
一、成语概述
“与虎谋皮”出自《左传·宣公十二年》,原意是想和老虎商量要它的皮,显然是不可能的事。后来引申为比喻向恶人提出不合理的要求,或者企图与敌人合作,结果必然失败。
- 字面意思:与老虎商量剥它的皮。
- 引申意义:比喻做不切实际的事情,或与强权者达成不可能的协议。
- 感情色彩:贬义
- 使用场景:多用于批评他人行为不当、过于天真或盲目乐观。
二、相关资料整理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与虎谋皮 |
拼音 | yǔ hǔ móu pí |
出处 | 《左传·宣公十二年》 |
原意 | 想与老虎商量剥它的皮,显然不可能 |
引申义 | 向恶人提出不合理要求;与敌人合作,注定失败 |
用法 | 多用于讽刺或批评他人行为不切实际 |
近义词 | 与狼谋皮、异想天开、自投罗网 |
反义词 | 脚踏实地、实事求是、明智之举 |
三、常见用法举例
1. 例句1:他竟想与那恶霸谈合作,简直是与虎谋皮,自讨苦吃。
2. 例句2:你若想让贪官清廉,无异于与虎谋皮,根本不可能实现。
3. 例句3:他在会议上提出荒谬建议,被大家讥讽为与虎谋皮。
四、总结
“与虎谋皮”作为汉语中一个具有深刻寓意的成语,不仅在语言表达上富有形象感,也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它提醒人们在面对强权或复杂局面时,应保持清醒的头脑,避免做出不切实际的幻想或决定。
通过以上内容的梳理,可以更全面地理解这一成语的来源、含义及实际应用,有助于我们在日常交流中更加准确地使用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