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日而语一词中 ldquo 语 rdquo 字的意思是什么】在汉语中,成语“同日而语”常用来表示把不同的人或事物放在一起比较,认为它们是相等的、可以相提并论的。这个成语出自《战国策·齐策二》:“夫齐,罢兵之国也,而与秦为仇,今欲以一己之力,独抗强秦,岂不难哉?若使齐王与秦王同日而语,未可知也。”这里的“同日而语”意指在同一时间下进行对话或比较。
在“同日而语”这一成语中,“语”字的本义是“说话、谈论”,但在成语中,它更多地引申为“比较、谈论”的意思,表示将两个事物放在同一层面进行讨论或对比。
一、总结
词语 | 含义 | 用法 | “语”字含义 |
同日而语 | 把不同的事物放在同一时间或同一标准下比较 | 常用于否定句中,如“不可同日而语” | 表示“谈论、比较” |
二、“语”字的详细解析
“语”在古汉语中主要有以下几种含义:
1. 说话、言语:如“语言”、“话语”。
2. 谈论、讲说:如“对牛弹琴,不与之语”。
3. 议论、评论:如“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其中“语”有评论之意。
在“同日而语”中,“语”并非指具体的“说话”,而是引申为“比较、谈论”,强调的是将两个不同对象放在同一标准下进行比较,因此带有贬义或否定意味。
三、常见误用与辨析
- 误用:有人误以为“同日而语”是“同时说话”的意思,这是错误的理解。
- 正确用法:应理解为“不能相提并论”,如“他和专家的水平不可同日而语”。
四、拓展知识
成语“同日而语”常与“相提并论”混淆,但两者有细微差别:
成语 | 含义 | 用法 |
同日而语 | 比较时带贬义,强调不可比 | 多用于否定句 |
相提并论 | 平等比较,无明显褒贬 | 可用于肯定或中性句 |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同日而语”中的“语”字主要表示“比较、谈论”的意思,而不是字面意义的“说话”。理解成语的真正含义,有助于我们在写作和交流中更准确地使用这些语言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