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句诗出自清代著名画家、诗人郑燮(号板桥)的《竹石》,是一首托物言志的咏物诗。全诗如下: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这首诗以竹子为喻,表达了作者坚韧不拔、刚正不阿的精神品质以及对人生困境的豁达态度。
首句“咬定青山不放松”,形象地描绘了竹子紧紧扎根于山石之间,不畏艰难险阻的形象。这里的“咬”字生动传神,赋予竹子一种主动进取的姿态,表现出其顽强的生命力和执着追求的精神。“不放松”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坚定的决心与毅力。
第二句“立根原在破岩中”,说明竹子之所以能够如此坚强,是因为它有着深厚的根基——那便是它深深扎入岩石缝隙中的根须。这一描写不仅突出了竹子适应恶劣环境的能力,同时也暗示了只有经历过磨砺才能成就非凡的道理。
第三句“千磨万击还坚劲”,集中体现了竹子历经风雨洗礼后依然挺拔向上的精神风貌。“千磨万击”概括了自然界中各种可能遇到的挑战与考验,“还坚劲”则彰显出竹子无论遭遇何种困境都能够保持自身品格不变的强大意志力。
最后一句“任尔东西南北风”,寓意着面对来自四面八方的压力或打击时,竹子都能够泰然处之,毫不动摇。“任尔”二字充满豪迈之气,表明作者对于外界干扰已经达到了一种超然境界,展现了他从容应对人生起伏的态度。
综上所述,《竹石》通过对竹子特性的刻画,传递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做人应当像竹子一样,在逆境中磨炼自己,在困难面前毫不退缩,始终保持内心的坚定与纯净。同时,这也反映了郑燮个人高尚的人格魅力及其对理想人格的不懈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