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规则,当一名球员在比赛中故意阻挡对方球员的正常移动或传球路线时,裁判会视情况判断是否构成犯规。如果该行为被认为是阻挡犯规,那么通常情况下会被判为间接任意球。这是因为这种行为更多是对比赛流畅性的干扰,而非直接威胁到对方球门的安全。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在阻挡过程中伴随有其他违规动作,例如推搡、拉扯对手或者使用过分的力量,则可能会升级为直接任意球甚至点球。此外,如果阻挡行为发生在禁区内,并且明显影响了进攻方的得分机会,则裁判有权判罚点球。
总结来说,在大多数普通情况下,单纯的阻挡犯规会被判为间接任意球;但若伴随其他严重违规行为,则可能升级为更严厉的处罚。因此,具体判罚还需结合场上实际情况以及裁判的即时判断来决定。
希望以上解释能够帮助大家更清晰地了解这一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