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典文学中,《窦娥冤》是一部极具影响力的作品,它由元代著名的戏剧家关汉卿创作。这部作品以其深刻的社会批判和感人的故事情节而闻名,成为后世评价极高的悲剧典范。
窦娥冤原文节选
[楔子]
老身蔡婆是也。自嫁与蔡婆婆为妻,不幸早年丧偶,只生得一个孩儿,叫做蔡小官。如今孩儿长大成人,娶得媳妇窦娥,也是个孝顺女子。不想这媳妇自从进门以来,每日里只是哭泣,说是父亲去世后,她被卖入蔡家,心中苦楚难当。我劝她不必多虑,安心过日子便是。可是近来听说,这窦娥似乎有些不妥之处,常在家中独自祷告,说要替父伸冤。这让我心中甚是疑惑。
[第一折]
窦娥跪在堂前,悲切地说道:“父亲啊!您为何离我而去?如今我孤身一人,受尽委屈,却无人为我做主。天啊,为何这般不公!”
张驴儿上前道:“大人,这妇人杀死了我的父亲,还敢在此哭诉,实乃罪大恶极!”
窦娥辩解道:“冤枉啊!我并未杀害任何人,更未曾见过张驴儿之父。”
张驴儿冷笑一声:“哼!你若无罪,为何要祈求上苍为你伸冤?分明是你心虚胆怯!”
[第二折]
窦娥泪流满面,向天地哀求:“苍天有眼,若我窦娥确实无辜,请降下三桩奇事以明我清白!”
随即,天空骤变,狂风大作,雷电交加,大雨倾盆而下。众人无不惊恐,纷纷跪拜。
关汉卿简介
关汉卿,字汉卿,号已斋叟,是中国元代著名的杂剧作家,被誉为“曲圣”。他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自幼聪慧好学,精通音律。关汉卿一生创作了大量的杂剧作品,其中以《窦娥冤》最为著名。他的作品不仅数量众多,而且质量上乘,涉及社会各个层面,深刻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与不公。关汉卿以其卓越的艺术成就和对现实的敏锐洞察力,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之一。
通过《窦娥冤》,关汉卿表达了对弱者深切的同情以及对社会正义的追求。这部作品至今仍然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激励着人们勇敢地面对困难,坚持真理与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