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县农业园区非公企业党建调研报告2019】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不断优化和产业结构的持续调整,非公有制经济在县域经济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作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生力军”,非公企业的发展不仅关系到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也对社会稳定和基层治理提出了新的挑战。近年来,县农业园区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聚集了大量非公企业,其党建工作开展情况成为影响企业发展与社会和谐的关键因素之一。
本报告基于2019年对县农业园区内多家非公企业的实地走访、座谈交流及资料收集,旨在全面了解当前该地区非公企业党组织建设的基本情况、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的方向。通过对调研数据的分析与总结,力求为今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一、调研背景与意义
县农业园区自成立以来,吸引了众多农业加工、农产品销售、农业科技服务等类型的企业入驻。这些企业在带动当地就业、促进农业现代化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由于非公企业具有较强的自主性和灵活性,其党建工作往往存在组织不健全、党员作用发挥不明显、党务工作缺乏系统性等问题。
加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不仅是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的具体体现,更是推动企业健康发展、增强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保障。通过党建引领,可以有效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增强员工归属感,推动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
二、调研内容与方法
本次调研主要采取以下几种方式:
1. 实地走访:深入园区内的10家代表性非公企业,了解其党组织设立情况、党员数量、活动开展方式等。
2. 问卷调查:向企业负责人和党员发放问卷,收集他们对党建工作现状的看法和建议。
3. 座谈会:组织企业党组织负责人、党员代表召开座谈会,探讨当前党建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解决对策。
4. 资料查阅:查阅相关党建台账、会议记录、学习材料等,评估党建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度。
三、调研发现
1. 党组织覆盖率较低
调研显示,园区内部分企业尚未建立党组织,尤其是中小型民营企业,因规模较小、人员流动大,难以满足党组织成立条件。
2. 党员数量少,作用发挥有限
多数企业党员人数较少,且多为管理层或技术骨干,普通员工中的党员比例偏低。部分党员在工作中未能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3. 党建活动形式单一
一些企业虽然设有党组织,但活动形式较为传统,缺乏创新性和吸引力,导致党员参与积极性不高。
4. 党建与企业经营融合不够
部分企业将党建工作视为“附加任务”,未能将其与生产经营有机结合,造成党建与业务“两张皮”现象。
四、存在问题分析
1. 思想认识不足
部分企业负责人对党建工作重视不够,认为党建是“软任务”,对企业发展帮助不大。
2. 机制建设不完善
企业党组织在组织设置、党员发展、教育管理等方面缺乏统一标准,导致党建工作推进缓慢。
3. 人才储备不足
党建工作者普遍缺乏专业培训,部分企业甚至由行政人员兼任党务工作,影响了工作的专业性和实效性。
五、改进建议
1. 提高思想认识,强化党建引领
加强对非公企业负责人的宣传教育,引导其充分认识到党建工作的重要性,推动党建与企业发展同频共振。
2. 健全组织体系,扩大覆盖面
鼓励和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建立党组织,探索联合组建、挂靠管理等方式,提高党组织覆盖率。
3. 丰富活动形式,增强吸引力
结合企业实际,开展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党建活动,如“红色讲堂”“党员示范岗”等,激发党员参与热情。
4. 加强队伍建设,提升专业化水平
建立党建指导员制度,选派熟悉党务工作的干部深入企业指导工作,同时加强对企业党务人员的培训。
5. 推动党建与企业深度融合
将党建工作融入企业管理、文化建设、人才培养等各个环节,形成以党建促发展的良好局面。
六、结语
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程,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通过本次调研,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当前县农业园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未来,应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推动党建与企业发展相得益彰,助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