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说课稿】一、教材分析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是蔡元培先生在1918年担任北京大学校长时所作的一篇演讲稿。这篇演讲不仅是对北大历史的回顾,更是对教育理念和治学精神的深刻阐述。文章语言朴实而富有力量,内容涵盖大学的宗旨、师生关系、学术风气等多个方面,具有极高的思想价值和现实意义。
本课属于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文言文阅读部分,旨在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思想内涵,体会演讲的语言艺术,并从中汲取精神力量。通过学习这篇演讲稿,学生不仅能提升文言文阅读能力,还能增强对教育本质和人生价值的思考。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目标
- 掌握文中重点文言实词、虚词及句式特点;
- 理解演讲的结构和逻辑层次;
- 提高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 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
- 学会从文本中提取关键信息,进行归纳与总结。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 感受蔡元培先生对教育事业的热忱与责任感;
- 培养学生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精神;
-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和人生观。
三、教学重难点
- 教学重点:理解演讲的核心思想,把握作者的教育理念与治学态度。
- 教学难点:体会演讲的语言风格与思想深度,理解其现实意义。
四、教学方法
本课采用“以读促思、以思促悟”的教学方式,结合讲解、诵读、讨论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主动思考。同时,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强课堂的直观性和感染力。
五、教学过程设计
1. 导入新课(5分钟)
通过展示蔡元培先生的照片及北大校徽,引出课题。提问:“你对蔡元培先生了解多少?你认为一位优秀的校长应该具备哪些品质?”激发学生兴趣,引发思考。
2. 整体感知(10分钟)
配合录音或教师示范朗读,让学生初步感受演讲的语言风格和情感基调。随后,组织学生分组朗读课文,教师适时点拨字音、停顿等问题。
3. 文本研读(20分钟)
- 分段解读课文,梳理文章结构:
(1)开头交代身份与演讲背景;
(2)提出大学宗旨,强调“研究高深学问”;
(3)指出当前问题,呼吁师生共同努力;
(4)提出希望,寄语青年学子。
- 结合关键词句,如“大学者,非大楼之谓也,乃大师之谓也”,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教育理念。
4. 合作探究(10分钟)
设置问题情境,如:“如果你是北大的一名学生,听了这篇演讲后,你会有什么样的感想?”鼓励学生结合自身实际,发表观点,深化对文章的理解。
5. 拓展延伸(5分钟)
介绍蔡元培先生的教育思想及其对现代教育的影响,引导学生思考:今天的教育是否仍然需要这样的精神?
6. 总结升华(5分钟)
教师总结演讲的核心思想,强调“求真务实、自强不息”的精神内涵。鼓励学生将这种精神运用到日常学习和生活中。
六、作业布置
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文言知识;
2. 写一篇短文,谈谈你对“大学精神”的理解。
七、板书设计
```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蔡元培
主旨: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关键词:研究高深学问、砥砺德行、尊师重道
思想:求真、务实、自强
现实意义:启迪当代学子
```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了蔡元培先生的教育理念,增强了他们的文化认同感和责任感。今后将继续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引导他们在经典中汲取智慧,提升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