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六记原文及白话文译文卷二闲情记趣】《浮生六记》是清代文人沈复所著的一部自传体散文集,全书共六卷,内容以作者与妻子芸娘的生活琐事为主,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动人。其中第二卷《闲情记趣》尤显其生活情趣之所在,展现了作者在平凡生活中对美的追求与内心的宁静。
一、原文节选
卷二·闲情记趣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身而窥之,见藐小微虫,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二、白话文译文
第二卷·闲情记趣
我回忆小时候,眼睛能清晰地看到阳光下的细微之处,对于微小的东西,总是仔细观察它们的纹理,因此常常能感受到超越现实的乐趣。
夏天蚊子嗡嗡作响,我便想象它们像是成群的仙鹤在空中飞翔。心中想着它们是鹤,于是眼前仿佛真的出现了成千上万只鹤。抬头望着它们,脖子都酸了。我又把蚊子关在白色的帐子里,慢慢喷上烟雾,让它们在烟雾中飞舞鸣叫,看起来就像在青云中飞翔的白鹤,真是妙趣横生,让人感到十分高兴。
我常常在土墙的凹凸处、花坛边的小草丛中蹲下身子,仔细观察那些微小的虫子,因为它们的细节让我感到无比有趣。
三、解读与感悟
《闲情记趣》虽然篇幅不长,却蕴含着深刻的生活哲理。沈复用最朴素的语言,描绘出一个孩子眼中世界的奇妙与美好。他没有刻意追求宏大叙事,而是从日常小事中发现乐趣,体现了古人“以小见大”的审美情趣。
这种“闲情”并非闲散无为,而是一种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心灵的自我安顿。在现代社会节奏加快、压力倍增的今天,这种“闲情”更显得弥足珍贵。它提醒我们,在忙碌之余,也要学会停下来,欣赏身边的风景,感受内心的真实。
四、结语
《浮生六记·闲情记趣》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是一面镜子,映照出人们内心深处对美的向往与对生活的热爱。它告诉我们:真正的幸福,往往藏在那些看似平凡的瞬间里。
读此卷,如同走进一个宁静的世界,让人在喧嚣中找到片刻的安宁,也让心灵回归最初的纯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