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竹石牧牛》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一首题画诗,原诗为:
> 野次小峥嵘,幽篁相倚绿。
> 阿童三尺弱,驾驭此溪翁。
> 乌犍吃草饱,瘦颈低垂风。
> 人行山影下,牛卧夕阳中。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宁静、质朴的田园牧牛图景,展现了自然与人的和谐共处,同时也蕴含着诗人对平凡生活的欣赏与思考。
一、诗歌翻译
第一句:
“野次小峥嵘,幽篁相倚绿。”
在野外的小山坡上,几株青翠的竹子相互依偎,显得格外挺拔而富有生机。
第二句:
“阿童三尺弱,驾驭此溪翁。”
一个年幼的牧童,身高不过三尺,却能驾驭着一头老牛,在溪边缓缓前行。
第三句:
“乌犍吃草饱,瘦颈低垂风。”
那头黑牛已经吃饱了草,脖子低垂,仿佛在微风中沉思。
第四句:
“人行山影下,牛卧夕阳中。”
人们走在山的阴影之下,而牛则安静地躺在夕阳的余晖之中,画面静谧而悠远。
二、诗歌赏析
黄庭坚的这首《题竹石牧牛》虽短,却意境深远,语言质朴却富有诗意。全诗通过描绘一幅牧牛图,传达出一种淡泊、宁静的生活情趣。
1. 自然与人的和谐
诗中描绘的不仅是自然景色,更是人与自然之间的默契。牧童与老牛,山影与夕阳,构成了一幅动静结合的画面,体现出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状态。
2. 简朴生活的赞美
黄庭坚并未刻意渲染富贵荣华,而是通过对普通牧牛生活的描写,表达了对简单、真实生活的向往。这种思想也反映了他晚年隐逸、淡泊名利的心境。
3. 艺术手法的高妙
全诗用词简洁,意象鲜明,没有过多的修饰,却给人以强烈的画面感和情感共鸣。尤其是“牛卧夕阳中”一句,极具画面感和意境美,令人回味无穷。
三、结语
《题竹石牧牛》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与哲理意味的诗作。它不仅描绘了一幅田园牧牛图,更寄托了诗人对自然、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在当今快节奏的社会中,这首诗提醒我们,有时最动人的美,就藏在最平凡的日常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