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词人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是宋代豪放派词人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词作多以抒发壮志未酬、忧国忧民之情为主,风格豪迈沉郁,情感真挚动人。其中《鹧鸪天·送人》便是他众多作品中极具代表性的送别词之一,词中既有对友人离去的不舍,也寄托了他对人生、世事的深刻感悟。
一、诗词原文
> 鹧鸪天·送人
> 辛弃疾
> 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
> 浮云游子身无定,落日孤城客未还。
> 长记否,醉眠僧舍,不系舟随水自宽。
> 等等,归去来兮,谁共我,醉拍铜斗?
二、词意解析
这首词写于送别友人之际,全篇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借景抒情,情景交融。首句“唱彻《阳关》泪未干”,点明了送别的场景。“阳关”是古代送别之地,常用于表达离别之情。这里用“唱彻”二字,强调了离别之痛已深入肺腑,泪水未能止住,可见情意之重。
第二句“功名馀事且加餐”,表面上是对友人的劝慰,实则暗含无奈与感慨。辛弃疾一生志在收复中原,但现实却让他屡遭排挤,功名难成。因此,他劝友人不必执着于功名,不如好好吃饭,保重身体,语中有悲,情中有叹。
接下来两句“浮云游子身无定,落日孤城客未还”,描绘了友人远行后的孤独与漂泊感。浮云象征着人生的无常与飘忽不定,而“落日孤城”则渲染出一种苍凉、寂寥的氛围,令人感受到一种深深的失落与惆怅。
下阕“长记否,醉眠僧舍,不系舟随水自宽”,回忆过去与友人一起醉卧僧舍、闲适自在的生活,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而“不系舟随水自宽”则是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也是一种超脱世俗、顺应自然的人生态度。
结尾“等等,归去来兮,谁共我,醉拍铜斗?”这一句颇具哲理意味。诗人仿佛在问:什么时候才能归来?又有谁愿意与我一同饮酒畅谈?表现出一种孤独与渴望陪伴的心情,同时也透露出对人生归宿的思考。
三、艺术特色
1. 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全词情感真挚,不事雕琢,直抒胸臆,既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又流露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2. 语言简练,富有节奏感
辛弃疾的语言简洁有力,节奏分明,读来朗朗上口,具有很强的音乐性。
3. 意象丰富,寓意深刻
通过“浮云”、“落日”、“不系舟”等意象,营造出一种苍凉、悠远的意境,增强了词的感染力和思想深度。
四、结语
《鹧鸪天·送人》不仅是一首送别之作,更是一首充满人生哲思的词。它展现了辛弃疾在仕途失意、壮志难酬之际,依然保持豁达心态的一面。在这首词中,我们看到的不仅是离别的哀愁,还有对自由、对理想、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它让我们在感叹词人才华的同时,也感受到那份穿越时空的情感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