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恪得驴文言文翻译】一、
《诸葛恪得驴》是出自《三国志·吴书·诸葛恪传》中的一则小故事,讲述了东吴名臣诸葛恪在年幼时机智应对父亲朋友的难题,从而展现出过人的才智。这个故事虽然简短,但寓意深刻,体现了智慧与应变的重要性。
故事的大意是:诸葛恪的父亲诸葛瑾(字子瑜)曾与一位官员一同骑驴外出,途中遇到一位老者,这位老者对诸葛瑾说:“你家的小儿(指诸葛恪)聪明,可否让他来作诗?”诸葛恪听后,立即吟出一首诗,内容巧妙地将“驴”与“驴”的声音联系起来,既表达了对长辈的尊重,又展现了自己才华横溢的一面,令在场众人惊叹不已。
此故事虽为文言文,但语言简练,情节生动,常被用于语文教学或传统文化教育中,以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化素养。
二、文言文原文与翻译对照表
| 文言文原文 | 现代汉语翻译 |
| 诸葛恪,字元逊,琅琊阳都人也。 | 诸葛恪,字元逊,是琅琊阳都人。 |
| 少有才辩,父瑾常与宾客语,每称其能。 | 他年少时就很有辩才,父亲诸葛瑾常常和宾客谈话时,总称赞他的才能。 |
| 或问曰:“君家小儿,何如?” | 有人问他:“您家的小儿子怎么样?” |
| 瑾曰:“未可量也。” | 诸葛瑾说:“还不能估量他的能力。” |
| 后与客共骑驴,遇老父,问曰:“君家小儿,可使作诗乎?” | 后来,他和客人一起骑驴外出,遇到一位老者,老者问:“您家的小儿子,可以让他作诗吗?” |
| 恪曰:“愿闻其辞。” | 诸葛恪说:“愿意听听他的诗。” |
| 老父曰:“驴。” | 老者说:“驴。” |
| 恪即作诗曰:“有驴无马,有马无驴;驴马相随,不亦乐乎?” | 诸葛恪随即作诗道:“有驴无马,有马无驴;驴马相随,不亦乐乎?” |
| 众皆大笑,称其才。 | 在场的人都大笑,称赞他的才华。 |
三、结语
《诸葛恪得驴》不仅是一则有趣的故事,更是一个关于智慧与应变的典范。它告诉我们,在面对突发情况时,冷静思考、灵活应对,往往能赢得他人敬佩。同时,这也反映了古代社会对人才的重视以及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影响。
通过学习这篇文言文,我们不仅能提升文言文阅读能力,还能从中汲取智慧与启发,应用于现实生活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