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黍离原文及翻译赏析】《黍离》是《诗经·王风》中的一篇经典诗歌,表达了诗人对故国沦亡、人民流离的深切哀思。全诗情感沉郁,语言质朴,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和历史感。以下是对《黍离》的原文、翻译以及赏析的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呈现。
一、原文
>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
> 行迈靡靡,中心摇摇。
> 知我者,谓我心忧;
> 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 彼黍离离,彼稷之穗。
> 行迈靡靡,中心如醉。
> 知我者,谓我心忧;
> 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 彼黍离离,彼稷之实。
> 行迈靡靡,中心如噎。
> 知我者,谓我心忧;
> 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二、翻译
原文 | 翻译 |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 | 那些黍子茂盛生长,那里的高粱刚刚发芽。 |
行迈靡靡,中心摇摇。 | 我缓缓地行走,内心充满忧愁。 |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 理解我的人,知道我心中有忧愁;不理解我的人,却说我有什么追求。 |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 高远的苍天啊,这是怎样的人呢? |
(第二段与第三段内容结构相似,仅“苗”“穗”“实”不同,意为作物从发芽到成熟的过程,象征时间流逝与世事变迁。)
三、赏析
《黍离》通过描写田野间庄稼的生长状态,抒发了诗人对国家衰败、民生凋敝的悲痛之情。诗中“行迈靡靡”表现出一种缓慢而沉重的步伐,暗示着内心的压抑与无奈。“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则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与孤独感。
全诗反复吟咏“彼黍离离”,以自然景物映衬出社会动荡,情感真挚,语言简练,是《诗经》中极具代表性的抒情诗之一。
四、总结与表格
项目 | 内容 |
作品名称 | 《黍离》 |
出处 | 《诗经·王风》 |
体裁 | 四言诗 |
主题 | 对故国沦亡的哀思,对民生疾苦的同情 |
情感基调 | 沉郁、忧伤、孤独 |
艺术特色 | 意象鲜明,语言质朴,情感真挚 |
反复手法 | “彼黍离离”重复出现,增强节奏与情感 |
翻译特点 | 简洁明了,保留原意 |
赏析重点 | 自然景物与社会现实的对照,情感表达含蓄深刻 |
通过《黍离》,我们不仅看到了古代士人对家国命运的关切,也感受到了诗歌在历史长河中的独特魅力。它不仅是文学作品,更是时代精神的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