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你问我答 >

鹬蚌相持的汉语大词典是什么

2025-10-06 17:23:03

问题描述:

鹬蚌相持的汉语大词典是什么,跪求大佬救命,卡在这里动不了了!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06 17:23:03

鹬蚌相持的汉语大词典是什么】“鹬蚌相持”是一个常见的成语,出自《战国策·燕策二》。它常用来比喻双方争执不下,结果让第三方得了好处。为了更全面地了解这个成语的含义、出处、用法及相关知识,以下是对“鹬蚌相持”的详细总结。

一、成语简介

项目 内容
成语名称 鹬蚌相持
拼音 yù bàng xiāng chí
出处 《战国策·燕策二》
含义 比喻双方争执不下,互不相让,最终让第三者得利
用法 多用于描述矛盾冲突中双方僵持不下的局面
近义词 相持不下、互不相让
反义词 和解、妥协

二、成语出处与故事背景

“鹬蚌相持”最早见于《战国策·燕策二》,讲述的是一个寓言故事:

> “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钳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于是相持而未决,渔者得而并擒之。”

这个故事形象地描绘了鹬和蚌因争夺食物而互相争斗,最后都被渔夫捕获的情景。后人从中引申出“鹬蚌相持”的成语,用来形容双方互不退让,导致两败俱伤。

三、成语的现代应用

在现代汉语中,“鹬蚌相持”常用于以下几种场合:

1. 政治领域:如两国之间因领土问题长期争执,造成局势紧张。

2. 商业竞争:企业之间因价格战或市场争夺陷入僵局。

3. 家庭纠纷:夫妻或亲属之间因误会或利益冲突难以调和。

4. 社会现象:如公众舆论中不同立场的人群互不妥协,影响整体发展。

四、相关成语对比

成语 含义 与“鹬蚌相持”的关系
两虎相争 两方争斗,互不相让 类似,但强调双方实力相当
坐山观虎斗 看热闹,不插手 强调旁观者的角色
以逸待劳 以静制动 不同于“鹬蚌相持”的对抗性
各自为政 各自行动,不合作 更多指组织内部的问题

五、总结

“鹬蚌相持”不仅是一个具有深刻寓意的成语,也反映了人们在面对冲突时可能产生的后果。它提醒我们,在处理矛盾时应保持理性,避免因一时的坚持而失去更大的利益。通过了解这一成语的来源、意义及实际应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内涵。

结语:

“鹬蚌相持”虽是古代寓言,但在现代社会中依然具有现实意义。无论是个人生活还是公共事务,学会在冲突中寻求平衡,才能避免“渔者得利”的结局。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