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你问我答 >

黄琬巧对文言文注释

2025-10-05 13:30:08

问题描述:

黄琬巧对文言文注释,有没有人理理我呀?急死啦!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05 13:30:08

黄琬巧对文言文注释】《黄琬巧对》是一篇记载古代人物机智应对的文言短文,讲述了黄琬在面对长辈提问时,巧妙运用比喻和修辞,展现其才思敏捷的故事。本文旨在对《黄琬巧对》进行详细注释与总结,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及语言特点。

一、原文简述

《黄琬巧对》出自《世说新语·言语》,全文如下:

> 黄琬幼而慧。祖父琼,为魏郡太守。建和元年,京师大旱,诏求雨。琼令琬作檄文,以告天。琬年七岁,作檄曰:“天公不喜,地母不乐。”人问之,答曰:“天公不喜,故不雨;地母不乐,故不生。”人皆称其才。

二、注释与翻译

原文 注释 翻译
黄琬幼而慧 幼:年幼;慧:聪明 黄琬从小就聪明伶俐
祖父琼,为魏郡太守 为:担任;魏郡:地名 他的祖父黄琼,担任魏郡太守
建和元年,京师大旱 建和:汉桓帝年号;京师:京城 建和元年,京城发生大旱
诏求雨 诏:皇帝下诏;求雨:祈求降雨 皇帝下诏祈求降雨
琼令琬作檄文,以告天 檄文:古代用于讨伐或祈祷的文书;告天:向天祈祷 黄琼让黄琬写一篇檄文,用来向上天祈祷
琬年七岁 年:年龄 黄琬当时七岁
作檄曰:“天公不喜,地母不乐。” 天公:天神;地母:地神 黄琬写到:“天公不高兴,地母也不开心。”
人问之,答曰:“天公不喜,故不雨;地母不乐,故不生。” 故:因此;不生:不生长 有人问他为什么这样说,他回答:“天公不高兴,所以不下雨;地母不开心,所以庄稼不生长。”
人皆称其才 皆:都;称:称赞 大家都称赞他的才华

三、

《黄琬巧对》通过一个七岁孩童的机智应答,展现了古代文人对于自然现象的诗意表达与哲学思考。文中“天公不喜,地母不乐”这一比喻,既形象又富有哲理,体现了黄琬的文学素养与逻辑思维能力。

此外,文章也反映出当时社会对儿童才智的重视,以及文言文在表达情感与思想上的独特魅力。

四、语言特点分析

特点 内容说明
简洁凝练 文章文字精炼,没有冗长叙述
比喻生动 使用“天公”“地母”等拟人化表达,增强感染力
对话形式 通过问答形式展开情节,增强可读性
寓意深远 表面是祈雨,实则蕴含对自然与人事关系的思考

五、启示与意义

《黄琬巧对》不仅是一个关于儿童才智的故事,更是一种文化精神的体现。它告诉我们,智慧可以超越年龄,语言可以承载思想,而文言文正是这种智慧与思想的重要载体。

总结表格:

项目 内容
文章标题 黄琬巧对文言文注释
作者 不详(出自《世说新语·言语》)
体裁 文言文短文
主旨 展现黄琬的机智与才思
语言风格 简洁、生动、富有哲理
启示 智慧无年龄界限,语言可载思想

如需进一步探讨《世说新语》中的其他故事或文言文学习方法,欢迎继续交流。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