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衷共济的意思是什么】“和衷共济”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人们齐心协力、共同克服困难的情景。它强调的是团结合作、同舟共济的精神,适用于团队协作、集体努力或面对挑战时的共同努力。
一、成语解释
词语 | 含义 |
和衷 | 心意一致,同心协力 |
共济 | 共同渡过难关 |
整体意思:指大家齐心协力,共同应对困难,携手前进。
二、出处与用法
- 出处:最早见于《尚书·皋陶谟》:“协和万邦。”后来演变为“和衷共济”。
- 用法:多用于书面语或正式场合,如政府报告、企业口号、社会动员等。
- 例句:
- 面对自然灾害,全国人民和衷共济,共渡难关。
- 公司上下和衷共济,最终完成了项目目标。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型 | 词语 |
近义词 | 同舟共济、众志成城、齐心协力 |
反义词 | 分崩离析、各自为政、各行其是 |
四、适用场景
场景 | 应用举例 |
政府政策 | 强调全民合作,共克时艰 |
企业团队 | 表达员工团结一致,完成任务 |
社会活动 | 如公益活动、灾难救助等 |
教育教学 | 鼓励学生合作学习,共同进步 |
五、总结
“和衷共济”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精神象征。它体现了中华民族重视团结、注重协作的传统价值观。在现代社会中,无论是在工作、生活还是面对公共事件时,“和衷共济”的理念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原创声明:本文内容为原创撰写,结合了成语释义、出处、用法及实际应用,旨在提供清晰、实用的信息,避免使用AI生成的重复性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