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问答 >

和衷共济出处于哪里

2025-10-03 04:54:29

问题描述:

和衷共济出处于哪里,时间不够了,求直接说重点!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03 04:54:29

和衷共济出处于哪里】“和衷共济”是一个常见的成语,常用于形容人们团结一致、共同克服困难。那么,“和衷共济”究竟出自何处?它的历史渊源和具体出处是怎样的呢?本文将对此进行简要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相关信息。

一、

“和衷共济”最早见于古代文献,其含义强调的是同心协力、共渡难关的精神。该成语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尚书·大禹谟》中的“同舟共济”,后逐渐演变为“和衷共济”。在后来的文学作品中,这一成语被广泛使用,成为表达团结合作的重要表达方式。

虽然“和衷共济”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部经典著作,但其精神内核与儒家思想密切相关,体现了中华文化中重视集体协作、共克时艰的价值观。

二、出处总结表

项目 内容
成语名称 和衷共济
含义 团结一致,共同克服困难
最早出处 《尚书·大禹谟》(“同舟共济”)
精神内核 团结、协作、共渡难关
常用场景 描述团队合作、社会团结、国家发展等
文化背景 受儒家思想影响,强调集体主义
流行程度 高,常见于正式场合和文学作品

三、延伸说明

“和衷共济”虽未在古籍中以完整形式出现,但其精神源自“同舟共济”,这句出自《尚书·大禹谟》的句子,原本是赞美大禹治水时与民众同舟共济的英勇行为。随着时间推移,“同舟共济”逐渐演变为“和衷共济”,更加强调了“心怀一致、共同努力”的内涵。

在现代社会中,“和衷共济”不仅用于描述团队合作,也常用于国家治理、企业发展、社区建设等不同领域,体现了中华民族重视团结、共谋发展的传统美德。

如需进一步了解相关成语的演变过程或文化意义,可参考《汉语成语词典》或相关历史文化资料。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