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薄蝉翼什么意思】“功薄蝉翼”是一个汉语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功劳非常微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这个成语常用于对他人贡献的谦虚表达,也常用于批评某些人做事成效甚微、缺乏实际成果。
一、成语解析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功薄蝉翼 |
拼音 | gōng bó chán yì |
出处 | 《史记·项羽本纪》:“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后引申为“功薄蝉翼”。 |
含义 | 形容功劳极其微小,不足以改变大局或引起重视。 |
用法 | 多用于自谦或评价他人,表示贡献不大。 |
近义词 | 功亏一篑、微不足道、杯水车薪 |
反义词 | 功勋卓著、丰功伟绩、赫赫有名 |
二、使用场景举例
1. 自谦场合:
“我所做的工作不过是功薄蝉翼,真正的大功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
2. 批评场合:
“他这次的表现功薄蝉翼,根本无法弥补之前的失误。”
3. 文学作品中:
在一些历史小说或古文中,常用“功薄蝉翼”来形容无名小卒的贡献。
三、常见误区
- 误用为“功劳很大”:有些人可能误解“功薄蝉翼”为“功劳很小”,但其实它强调的是“微小到几乎看不见”。
- 混淆近义词:如“功亏一篑”强调的是最后一步失败,而“功薄蝉翼”更侧重于整体贡献的微不足道。
四、总结
“功薄蝉翼”是一个富有文化底蕴的成语,常用于表达对自身或他人贡献的谦虚态度。在日常交流和写作中,合理使用该成语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文化深度。同时,了解其正确含义和使用场景,有助于避免误用,提升表达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