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兮祸兮全文原文】“福兮祸兮”出自《老子》第六十四章,原文为:
> “其安易持也,其未兆易谋也,其脆易泮也,其微易散也。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也,故无败也;无执也,故无失也。民之从事也,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这段话强调了“防患于未然”的重要性,提醒人们在事情尚未发生时就加以防范,在问题尚未显现时就加以处理。同时也指出,成功往往在即将完成时容易失败,因此要始终谨慎对待。
总结与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标题 | 福兮祸兮全文原文 |
出处 | 《道德经》第六十四章 |
原文内容 | “其安易持也……而不敢为。” |
核心思想 | 防患未然、慎终如始、无为而治 |
关键词 | 安、未兆、脆、微、为、治、慎终如始 |
作者 | 老子(李耳) |
文体 | 古代哲理散文 |
语言风格 | 简洁、含蓄、富有哲理 |
现代意义 | 提醒人们做事要注重细节,保持谦逊和谨慎 |
说明:
“福兮祸兮”虽非原文直接出现,但常被用来概括老子关于事物变化的辩证思想,即福与祸相互依存、互相转化。文章中虽未直接使用“福兮祸兮”,但其所传达的思想正是这一成语的核心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