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意思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出自《周易·系辞传》,是儒家经典中关于宇宙本源与人性本质的重要论述。这句话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思想,体现了中国古代对自然、社会和人生规律的深刻理解。
一、原文解析
- “一阴一阳之谓道”:
指阴阳二气的相互作用构成了宇宙的根本法则——“道”。阴阳不是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相互转化的,代表了事物的两极和变化过程。
- “继之者善也”:
“继”意为延续、继承。“善”指善良、美德。这句话强调人应当遵循“道”的规律,通过修养、实践来继承并发扬善的品质。
- “成之者性也”:
“成”即成就、完成。“性”指人的本性或天性。意思是说,最终实现“道”的关键在于人的本性,只有顺应本性,才能达到真正的完善。
二、
这句话从哲学角度阐述了“道”的本质,以及人在其中的角色。它指出:
1. 道的本质是阴阳调和:宇宙万物的变化源于阴阳的互动。
2. 人的责任是弘扬善性:人应通过学习和实践,继承并发扬善的品德。
3. 人性是实现道的关键:人的本性决定了能否真正实现“道”,因此要重视内在修养。
三、表格对比分析
| 词语 | 含义 | 哲学意义 |
| 一阴一阳 | 阴阳二气的结合 | 宇宙运行的基本法则 |
| 之谓道 | 是道的定义 | 道是阴阳互动的结果 |
| 继之者 | 继承、延续 | 人应继承善的品质 |
| 善也 | 善良、美德 | 人类道德修养的目标 |
| 成之者 | 实现、完成 | 通过实践达成目标 |
| 性也 | 本性、天性 | 人的本质决定行为方式 |
四、结语
“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不仅是对宇宙规律的描述,更是对人性与道德的深刻反思。它提醒我们,在追求真理与善的过程中,既要理解自然的规律,也要注重内心的修养,从而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
如需进一步探讨此句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可继续深入研究其与伦理、教育、管理等领域的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