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夜曲中闻折柳意思】一、
“此夜曲中闻折柳”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全诗为:
>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这句诗的意思是:在这夜晚,听到笛声中吹奏出《折柳》的曲子,让人不禁思念起故乡。其中,“折柳”是古代一种表达离别和思乡的象征,常用于送别时折柳枝,寓意“留”与“别”。
整首诗通过描写春夜中悠扬的笛声,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之情。
二、关键词解析
词语 | 含义 | 作用 |
此夜 | 这个夜晚 | 强调时间背景,营造氛围 |
曲中 | 曲子中 | 指笛声中的乐曲 |
闻 | 听到 | 表达听觉体验 |
折柳 | 古代送别时的一种习俗,象征离别和思念 | 核心意象,表达思乡情感 |
三、诗意分析
- 意境营造:诗中描绘的是一个宁静的春夜,笛声在风中飘荡,营造出一种孤寂、清冷的氛围。
- 情感表达:通过“折柳”这一意象,传达出诗人对家乡的眷恋和无法归去的惆怅。
- 语言简练:全诗语言简洁,却富有画面感和情感深度,体现了李白诗歌的典型风格。
四、文化背景
“折柳”是中国古代文学中常见的意象,最早见于《诗经》,后被广泛用于诗词中,象征着离别、思念和希望。例如,“柳”谐音“留”,有“留住”的意思,因此在送别时折柳,寓意“留客”或“留情”。
五、总结
“此夜曲中闻折柳”一句,不仅展现了李白高超的艺术造诣,也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化中对自然、情感和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它以极简的语言,表达了深厚的情感,成为千古传诵的经典诗句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