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时俱备中的时的解释】在古文阅读中,常常会遇到一些词语的含义需要结合上下文来理解。其中,“四时俱备”是一个常见的表达,出自《与谢中书书》一文,作者是南朝梁代的陶弘景。文章中有句:“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而“四时俱备”则常被用于形容四季齐全、景象丰富。
那么,“四时俱备”中的“时”具体指什么?它在文中又起到怎样的作用呢?
一、
“四时俱备”中的“时”,指的是“季节”。这里的“四时”即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整句话的意思是:四季齐全,景色丰富,万物各得其所。
在古文中,“时”既可以表示时间、时机,也可以表示季节。根据上下文,“四时俱备”更倾向于指“四季齐全”,强调自然界的完整性和多样性。
此外,“俱备”意为“全部具备”,合起来就是“四季都齐全”,常用来描绘一个地方气候宜人、景色优美、适合居住或游览的环境。
二、表格展示
词语 | 含义 | 用法说明 | 出处/语境 |
四时 | 指四季(春、夏、秋、冬) | 表示时间的周期性变化 | 《与谢中书书》等古代文学作品 |
俱备 | 全部具备、齐全 | 强调完整性 | 常用于描述自然环境或条件完备 |
四时俱备 | 四季齐全,景色丰富 | 描绘自然景观的多样性和完整性 | 用于表达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
三、补充说明
在实际使用中,“四时俱备”不仅用于描写自然风光,也常用于比喻环境优越、条件齐全。例如,在园林设计、旅游宣传中,也会用到这一说法,以突出该地四季皆美、适宜居住的特点。
同时,需要注意的是,“时”在不同语境下有不同的含义,如“时机”、“时间”等,但在“四时俱备”这一特定表达中,其含义明确指向“季节”。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四时俱备”中的“时”主要指“季节”,整体表达了四季齐全、风景多样的意思,体现了古人对自然规律的尊重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