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百科 >

秦穆公谓伯乐曰原文翻译

2025-10-09 19:11:49

问题描述:

秦穆公谓伯乐曰原文翻译,有没有人理我啊?急死个人!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09 19:11:49

秦穆公谓伯乐曰原文翻译】一、

《秦穆公谓伯乐曰》是一篇出自《战国策·楚策》的寓言故事,讲述的是秦穆公向善于相马的伯乐询问如何识别良马,并通过伯乐的建议,最终选中了千里马的故事。文章通过对话形式,表达了“识人如识马”的道理,强调了知人善任的重要性。

本文的核心思想在于:真正的贤才往往隐藏在平凡之中,只有具备慧眼的人才能发现他们的价值。同时,也反映了古代社会对人才选拔的重视与智慧。

二、原文与翻译对照表

原文 翻译
秦穆公谓伯乐曰:“子之年长矣,子之术亦有传乎?” 秦穆公对伯乐说:“你的年纪已经大了,你有没有把相马的技艺传授给后人呢?”
伯乐对曰:“臣之子皆下也,不足任也。有九方皋者,其于马也,非徒识其外,又能识其内。” 伯乐回答说:“我的儿子们都不足以担当此任。有一个叫九方皋的人,他看马不仅看外表,还能看内在。”
公曰:“何以知之?” 秦穆公问:“你怎么知道他有这个能力呢?”
伯乐曰:“彼其所观,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见其所见,不见其所不见;视其所视,而遗其所不视。” 伯乐说:“他所关注的是马的精华部分,而忽略了表面的瑕疵;他看到的是马的内在品质,而忽略了外在的表现。他只看见他想看的,而忽略了他不想看的;他只注意他所注意的,而忽略了他所忽略的。”
公曰:“诚若此,则吾无以加也。” 秦穆公说:“如果真像你说的这样,那我就没有比这更好的办法了。”
于是,穆公召九方皋,使求马于天下。三月而反,报曰:“已得之矣,在沙丘。” 于是,秦穆公召见九方皋,让他到天下各地寻找千里马。三个月后回来报告说:“已经找到了,在沙丘。”
穆公曰:“何马也?” 秦穆公问:“是什么样的马?”
对曰:“牝而黄。” 九方皋回答:“是一匹母马,黄色的。”
穆公使人往取之,果,牝而黄,然不善走。 秦穆公派人去查看,果然是一匹母马,黄色的,但跑得并不快。
穆公怒,召伯乐而责之曰:“子之徒,非良工也。是马也,不善走,岂足贵哉!” 秦穆公生气地召见伯乐,责备他说:“你的弟子不是好工匠,这匹马不擅长奔跑,怎么能值得重视呢?”
伯乐曰:“夫九方皋之相马,上天下地,不得其形,得其精。……” 伯乐说:“九方皋看马,注重的是它的精神和本质,而不是外形……”

三、文章要点总结

- 主题:识人如识马,重在内在品质而非外在表现。

- 人物:秦穆公、伯乐、九方皋。

- 寓意:真正的人才往往不被表象所迷惑,需有识人之明。

- 结构:通过对话展开情节,层层递进,突出“识人”与“用人”的关系。

四、结语

《秦穆公谓伯乐曰》虽为古代寓言,但其蕴含的智慧至今仍具有现实意义。它提醒我们,在选拔人才时,不应只看表面,而应深入观察其本质与潜力。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发掘出可用之才,推动社会进步与发展。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