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的介绍和代表作赏析】辛弃疾(1140年-1207年),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著名词人、军事家、政治家。他生于金国统治下的山东济南,自幼目睹山河破碎,立志恢复中原。辛弃疾不仅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学家,更是一位有远大抱负的将领。他的词作情感真挚,气势磅礴,被誉为“词中之龙”,与苏轼并称“苏辛”,在宋代词坛占据重要地位。
辛弃疾一生仕途坎坷,多次因主战派身份被贬,但他始终心系国家兴亡,写下大量忧国忧民的作品。他的词风以豪放为主,兼有婉约,内容多涉及爱国情怀、壮志难酬、人生感慨等主题,极具思想深度和艺术价值。
辛弃疾代表作品一览表
作品名称 | 创作时间 | 体裁 | 主题内容 | 代表句子 |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 1189年 | 词 | 抒发壮志未酬的悲愤 |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
《水调歌头·带湖吾甚爱》 | 1181年 | 词 | 表达对自然田园生活的向往 | “长恨复长恨,裁作短歌行” |
《青玉案·元夕》 | 1183年 | 词 | 描写元宵节的热闹场景及爱情 |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 1205年 | 词 | 借古讽今,抒发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
《贺新郎·同父见和再用韵答之》 | 1186年 | 词 | 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与自身境遇的感慨 | “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 |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 1181年 | 词 | 描绘乡村夜景,表现闲适生活 |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
总结
辛弃疾不仅是南宋时期最具影响力的词人之一,更是一位深具家国情怀的士大夫。他的作品融合了个人经历与时代背景,既有豪迈奔放的气势,也有细腻柔情的表达。无论是描写战争场面的激昂,还是抒发内心孤寂的低沉,都展现出他深厚的文学造诣和强烈的情感共鸣。
通过他的代表作,我们不仅能感受到他对国家的忠诚与热爱,也能体会到一个文人在乱世中的挣扎与坚持。辛弃疾的词,是历史的回响,也是心灵的共鸣,至今仍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与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