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百科 >

中流击楫是祖逖的故事

2025-09-22 20:16:50

问题描述:

中流击楫是祖逖的故事,有没有人能救救孩子?求解答!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22 20:16:50

中流击楫是祖逖的故事】“中流击楫”是一个出自东晋时期的历史典故,讲述的是名将祖逖的英勇事迹和报国情怀。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人立志奋发图强、不畏艰难的精神。

一、故事背景

祖逖(266年-321年),字士稚,是东晋时期的著名将领和民族英雄。他出身于一个官宦世家,自幼胸怀大志,立志报效国家。西晋末年,北方匈奴入侵,中原动荡,百姓流离失所。祖逖目睹国家危难,决心北伐,收复失地。

二、故事内容

据《晋书·祖逖传》记载,祖逖曾与好友刘琨一同在洛阳任职。两人志同道合,常常深夜谈论国事,立志为国效力。一次,祖逖在半夜听到鸡鸣声,便对刘琨说:“此非恶声也。”意思是:这是催人奋进的声音。从此,他们每天天未亮就起床练剑,以备将来为国效力。

后来,祖逖率领部众南渡长江,在建康(今南京)建立根据地,积极筹备北伐。他曾率军北上,收复了黄河以南的许多地区。在他北伐的过程中,有一次乘船渡江,面对浩荡江水,他感慨万分,拍打船桨,誓言要恢复中原,因此留下了“中流击楫”的典故。

三、成语含义

“中流击楫”原意是:在江心击打船桨,比喻人在关键时刻奋起抗争、坚定信念、勇往直前的精神。

四、总结表格

项目 内容
成语 中流击楫
出处 《晋书·祖逖传》
主人公 祖逖
故事背景 西晋末年,北方战乱,祖逖立志北伐
典故来源 渡江时击楫立誓
含义 比喻立志奋发、不畏艰难的精神
历史意义 表现了祖逖的爱国精神与担当
现代应用 常用于激励人们面对困难时坚持不懈

五、结语

“中流击楫”不仅是祖逖个人精神的写照,也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精神的象征。它提醒我们,无论身处何种境地,都应保持信念,勇往直前。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