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百科 >

此时无声胜有声出自哪里

2025-09-20 02:30:54

问题描述:

此时无声胜有声出自哪里,急到抓头发,求解答!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20 02:30:54

此时无声胜有声出自哪里】“此时无声胜有声”是一句广为流传的中文成语,常用于描述在某些情境下,沉默比言语更有力量,能够传达更深刻的情感或信息。这句话不仅富有哲理,还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

一、出处总结

“此时无声胜有声”最早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长篇叙事诗《琵琶行》。原句为:“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该诗句描写的是琵琶女在弹奏过程中,因情感激荡而暂时停顿,此时虽无琴声,却更显出内心的哀愁与复杂情绪。

项目 内容
出处 唐代 白居易《琵琶行》
原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作者 白居易(字乐天)
作品类型 叙事诗
创作年代 唐代(约公元815年)
诗句含义 在特定情境下,沉默往往比言语更能表达情感

二、诗句背景与意义

《琵琶行》是白居易在被贬江州司马期间所作,通过描写一位琵琶女的身世和演奏,抒发了自己对人生无常、命运多舛的感慨。诗中“此时无声胜有声”一句,正是通过琵琶女在演奏时的停顿,表达了她内心深处无法言说的悲伤与无奈。

这句诗后来被广泛引用,用来形容在某些场合下,不说话反而能传达更深层次的情感或思想。例如在艺术表演、文学创作,甚至是日常交流中,“此时无声胜有声”都是一种极具表现力的表达方式。

三、现代应用

如今,“此时无声胜有声”不仅出现在文学作品中,也被广泛应用于影视、音乐、广告等领域,成为一种文化符号。它强调的是一种含蓄、内敛的表达方式,体现了东方文化中“以静制动”的智慧。

四、结语

“此时无声胜有声”源于白居易的《琵琶行》,原本是描写琵琶女情感的诗句,后演变为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哲理表达。它提醒我们,在适当的时候,沉默可以比言语更具力量,也能更真实地传递情感。

如需进一步探讨该诗句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欢迎继续提问。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