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左右而言他什么意思】“顾左右而言他”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孟子·梁惠王下》。原意是指当人被问到某个问题时,不直接回答,而是环顾四周,把话题引向别处。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人在面对难以回答的问题时,故意转移话题、回避正面回应的行为。
一、成语解析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顾左右而言他 |
出处 | 《孟子·梁惠王下》 |
拼音 | gù zhǔ zuǒ ér yán tā |
字面意思 | 看着左右两边,说别的事情 |
引申义 | 回避问题,转移话题 |
使用场景 | 常用于描述说话者在面对尴尬或不愿回答的问题时,选择避开正题,谈其他内容 |
二、出处与用法
该成语最早出现在《孟子·梁惠王下》中,原文如下:
> “王曰:‘舍之!吾不忍也。’孟子曰:‘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公孙丑曰:‘夫子加齐之卿相,得行道焉,虽由此,亦可以为治乎?’孟子曰:‘……顾左右而言他。’”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当孟子被问及如何治理国家时,他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环顾四周,转而谈论其他事情。后来,“顾左右而言他”便成为形容人回避问题的常用表达。
三、常见使用场景
场景 | 举例 |
日常对话 | 当被问到隐私问题时,对方可能会“顾左右而言他”。 |
商务场合 | 面对敏感话题,有些人会用此方式避免正面回答。 |
政治辩论 | 政客有时会通过转移话题来避开争议点。 |
文学作品 | 作家常用来刻画人物性格或心理状态。 |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型 | 词语 |
近义词 | 转移话题、避重就轻、支吾其辞 |
反义词 | 直言不讳、直面问题、坦率回答 |
五、总结
“顾左右而言他”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用来形容人在面对不愿回答或无法回答的问题时,选择转移话题、回避正面回应的行为。它不仅在古代文献中有所体现,在现代日常交流和文学作品中也广泛应用。了解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有助于我们在语言表达中更加准确地理解他人意图,并提升自己的沟通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