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首穷经的寓意是指】“白首穷经”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直到头发变白还在钻研经典”,常用来形容人一生致力于研究儒家经典,尤其是《五经》(《诗》《书》《礼》《易》《春秋》),强调其勤奋、执着和对学问的终身追求。这个成语多用于赞美那些一生潜心学术、不求名利、坚持治学的人。
一、成语解析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白首穷经 |
拼音 | bái shǒu qióng jīng |
出处 | 《后汉书·王符传》:“年老志衰,遂隐于山林,白首穷经。” |
释义 | 形容人到老年仍专心研究经典,表现其勤学不辍的精神。 |
用法 | 多用于褒义,形容学者或文人一生致力于学术研究。 |
近义词 | 学而不厌、皓首穷经、发愤忘食 |
反义词 | 不学无术、浅尝辄止、半途而废 |
二、寓意总结
“白首穷经”的寓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勤奋好学:即使到了年老体衰的年纪,依然坚持学习,体现出一种不懈的努力精神。
2. 专注学术:一生专注于经典的研究与传承,表现出对知识的敬畏与追求。
3. 淡泊名利:不为功名利禄所动,而是以学问为人生目标,体现了文人的操守。
4. 精神传承:通过不断研读经典,将传统文化和思想代代相传,具有深远的文化意义。
三、现实意义
在现代社会,“白首穷经”虽然不再局限于古代士人对儒家经典的研习,但其精神内核仍然值得我们学习。无论是在学术研究、职业发展还是个人修养中,这种坚持不懈、专注求知的态度都是一种宝贵的品质。
四、结语
“白首穷经”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精神象征。它提醒我们,真正的学问需要一生去追求,而那种不畏艰难、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才是成就事业的根本。在当今快节奏的社会中,保持这种“白首穷经”的精神,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