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铺张扬厉的意思是什么】“铺张扬厉”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文章、言论或行为过于夸张、铺陈过多,缺乏节制。这个成语源自古代文风的批评,强调在表达时应有度,避免过分渲染。
一、
“铺张扬厉”原意是指铺陈张扬、声势浩大,后多用来形容文章或言辞过分华丽、夸张,缺乏实际内容,显得空洞无力。它通常带有贬义,指表达方式不恰当,过度渲染而失去真实感。在文学创作或日常交流中,适度的修辞是必要的,但若达到“铺张扬厉”的程度,则可能适得其反。
二、表格解析
词语 | 铺张扬厉 |
拼音 | pù zhāng yáng lì |
出处 | 出自《汉书·东方朔传》:“今夫天下之贤士君子,岂无其人哉?然则何以不显于世也?盖其人未遇其时也。夫士之不遇者,非其才之不善也,乃其时之不遇也。”(注:此为常见误用出处,实际出处较为模糊) |
含义 | 形容文章、言语或行为过分夸张、铺陈,缺乏节制,常含贬义 |
近义词 | 夸夸其谈、浮华炫丽、辞藻华丽 |
反义词 | 简洁明了、朴实无华、言简意赅 |
使用场景 | 多用于批评文章、演讲或表现方式过于夸张、不够实在 |
例句 | 他这篇文章铺张扬厉,缺乏实质内容,让人难以信服。 |
三、使用建议
在写作或表达中,应注重语言的简洁与真实,避免因追求形式而忽视内容。适当的修辞可以增强表达效果,但“铺张扬厉”式的表达往往会让读者感到厌烦或不信任。因此,在正式场合或学术写作中,应尽量避免这种风格,保持语言的清晰与逻辑性。
四、结语
“铺张扬厉”虽然字面听起来气势恢宏,但在实际使用中却常常带有批评意味。理解其含义有助于我们在表达时更加审慎,既不失文采,又不流于空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