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江西省高考语文作文题】2011年江西省高考语文作文题目是考生们关注的焦点之一。该年度的作文题在考查学生写作能力的同时,也注重引导学生思考社会、人生和价值观等方面的问题。
一、作文题回顾
2011年江西省高考语文作文题为:
> “请以‘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这道题目引用了《孟子·公孙丑上》中的名言:“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意在引导考生探讨人性中的善良本性,以及如何在现实生活中体现这种“不忍人之心”。
二、题目解析
这一题目具有较强的思辨性和人文关怀色彩。它要求考生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思考:
- “不忍人之心”的含义:即对他人痛苦的同情心、怜悯心。
- 人性本善的观点:结合孟子的思想,探讨人的本性是否天生善良。
- 现实生活中的体现:如助人为乐、关爱弱者、尊重生命等行为。
- 个人感悟与社会责任:鼓励考生联系自身经历,表达对社会现象的思考。
三、写作思路建议
| 写作角度 | 具体内容 |
| 哲学思考 | 引用孟子观点,分析“不忍人之心”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作用 |
| 社会现实 | 结合当前社会现象,如公益活动、扶贫济困等,说明“不忍人之心”的重要性 |
| 个人经历 | 讲述自己或身边人的一件体现“不忍人之心”的事,增强文章感染力 |
| 文化传承 | 探讨传统文化中对仁爱、慈悲的重视,以及其在现代社会的意义 |
四、优秀范文示例(节选)
>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这句话让我想起了小时候看到的一幕:一位老奶奶摔倒在路边,路人纷纷上前搀扶,没有一个人袖手旁观。那一刻,我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善良。这种善良不是刻意为之,而是发自内心的本能反应。正如孟子所说,人天生就具备这种同情心,只是需要我们在生活中不断去唤醒和培养。
五、总结
2011年江西省高考语文作文题紧扣传统文化与现实生活的结合点,既考察学生的文学素养,也引导他们关注社会、反思自我。通过深入理解“不忍人之心”的内涵,考生可以在作文中展现出深刻的思想和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 项目 | 内容 |
| 题目 |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
| 考查重点 | 思辨能力、人文关怀、语言表达 |
| 写作方向 | 哲学思考、社会现实、个人经历、文化传承 |
| 写作要求 | 不少于800字,结构清晰,论点明确 |
通过合理构思和充分准备,考生可以在这一题目中发挥出自己的最佳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