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妙惟肖的意思】“惟妙惟肖”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描写、模仿或表演等非常逼真、生动,几乎和原物或原人一模一样。这个成语多用于艺术表现、人物刻画、语言表达等方面,强调的是细致入微、高度相似的再现能力。
一、词语解析
词语 | 拼音 | 释义 |
惟妙惟肖 | wéi miào wéi xiào | 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逼真,几乎与原物或原人完全相同。 |
二、出处与用法
- 出处:出自《后汉书·马皇后纪》:“前过濯龙门上,见外家问起居者,车如流水,马如游龙。太后曰:‘吾闻,‘惟妙惟肖’,今观之,乃知其非也。’”(注:此为后世引申义,并非原文。)
- 用法:多用于形容艺术作品、表演、语言、动作等模仿得极为逼真。
- 近义词:栩栩如生、活灵活现、惟肖惟妙
- 反义词:千篇一律、粗制滥造、形似神离
三、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例句 |
艺术创作 | 这幅画中的小猫栩栩如生,惟妙惟肖,仿佛随时会跳出来。 |
表演艺术 | 演员把角色演绎得惟妙惟肖,让观众完全沉浸在剧情中。 |
语言描写 | 作者对人物心理的描写惟妙惟肖,令人感同身受。 |
动作模仿 | 他的模仿秀惟妙惟肖,连声音都一模一样,让人忍俊不禁。 |
四、常见误区
1. 误用对象:不能用于描述自然现象或抽象概念,如“天气惟妙惟肖”是错误用法。
2. 搭配不当:应搭配“人物、形象、动作、表演”等具体对象,不可泛泛而谈。
3. 语义混淆:与“活灵活现”、“绘声绘色”等词有相似之处,但侧重点不同,需根据语境选择。
五、总结
“惟妙惟肖”是一个具有高度表现力的成语,强调的是在模仿、描写或再现过程中达到的高度真实与细腻。它不仅体现了语言的精准性,也反映了艺术创作中的高超技艺。在日常使用中,应注意其适用范围,避免误用,以确保表达的准确性与自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