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烛夜游的秉是什么意思】“秉烛夜游”是一个源自古代的成语,常用于形容在夜晚点着蜡烛游玩或读书,表达珍惜时光、及时行乐的思想。其中,“秉”字是这个成语的关键部分,理解它的含义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掌握整个成语的意义。
一、
“秉”在“秉烛夜游”中,意思是“拿着”或“持着”。具体来说,就是手握着蜡烛的意思。古人常在夜晚用蜡烛照明,因此“秉烛”表示手持蜡烛,而“夜游”则是指在夜晚出游或活动。整句成语用来形容人们在夜晚仍然保持活动,可能是为了欣赏美景、学习知识,或是享受生活。
在古文中,“秉”还有“坚持”、“秉持”的引申义,但在“秉烛夜游”中,其本义为“手持”。
二、表格展示
汉字 | 拼音 | 含义说明 | 在成语中的具体解释 | 成语整体含义 |
秉 | bǐng | 持有、拿着 | 手持蜡烛 | 表示在夜晚持烛出游或活动 |
烛 | zhú | 蜡烛 | 照明工具 | 用于夜间照明 |
夜 | yè | 夜晚 | 夜间 | 表示时间,强调在夜晚进行活动 |
游 | yóu | 游玩、游走 | 出游、活动 | 表示在夜晚进行的活动 |
三、拓展理解
“秉烛夜游”最早出自《后汉书·王符传》:“夜以继日,秉烛夜游。”后来被文人墨客广泛引用,成为表达珍惜光阴、热爱生活的象征。例如,唐代诗人李白在《春夜宴桃李园序》中写道:“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不有佳作,何伸雅怀?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这与“秉烛夜游”的意境相呼应,体现出古人对美好时光的珍视。
四、结语
“秉烛夜游”不仅是一个富有诗意的成语,更是一种生活态度的体现。其中“秉”字虽简单,却承载了古人对光明与时间的重视。通过了解“秉”的含义,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体会这一成语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