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辽宁高考语文作文】2012年辽宁省高考语文作文题目为“大隐隐于市”,这一题目看似简洁,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与人生思考。考生需要围绕“隐”字展开论述,探讨在喧嚣社会中如何保持内心的宁静与独立,以及“隐”所代表的智慧和精神境界。
一、题目解析
“大隐隐于市”出自《庄子》,意指真正的隐士并不远离尘世,而是在世俗之中保持淡泊、超然的态度。这道题目的核心在于引导考生思考“隐”的意义,并结合现实生活进行分析与表达。
二、写作思路总结
| 写作角度 | 内容要点 |
| 哲学层面 | 引用《庄子》等经典文献,探讨“隐”的哲学内涵 |
| 历史人物 | 举例陶渊明、苏轼等古代文人,说明他们如何在现实生活中“隐” |
| 现代生活 | 联系当代社会现象,如浮躁心态、信息过载等,强调“隐”的现实意义 |
| 个人感悟 | 结合自身经历或观察,表达对“隐”的理解与认同 |
| 文化传承 | 探讨“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及其现代价值 |
三、优秀范文关键词(参考)
- 隐者之心
- 宁静致远
- 淡泊明志
- 心灵归宿
- 浮世清欢
- 大隐隐于市
四、写作建议
1. 结构清晰:开头点题,中间分论点明确,结尾升华主题。
2. 语言优美:适当引用古诗词或名人名言,增强文章的文化底蕴。
3. 内容真实:结合自身感受或社会现象,避免空泛议论。
4. 思想深刻:不流于表面,深入探讨“隐”的精神内核。
五、结语
2012年辽宁高考语文作文题目“大隐隐于市”不仅考察学生的写作能力,更考验其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现代生活的思考。通过合理的立意、充实的内容和流畅的语言,考生可以写出一篇既有深度又具感染力的文章。
总结:2012年辽宁高考语文作文题目“大隐隐于市”是一道富有哲理性的题目,鼓励学生从历史、文化、现实等多个角度出发,思考“隐”的真正含义,并表达自己的独特见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