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敢问来人是哪首古诗】“不敢问来人”出自唐代诗人李贺的《马诗二十三首》中的第三首,全诗如下:
> 《马诗·其三》
> 龙脊贴连钱,银蹄白踏烟。
> 不知何岁月,得作此中鞭。
这首诗虽然没有直接出现“不敢问来人”的字句,但后世常将“不敢问来人”与李贺的这首诗联系在一起,尤其是在一些文学评论或诗词赏析中,人们常用“不敢问来人”来形容一种对未知来者既好奇又畏惧的心理状态,这种情绪在古代文人中较为常见。
“不敢问来人”并非出自某一首具体的古诗,而是后人根据诗意和情感延伸出来的一种表达方式。它常被用来形容在面对陌生来客时,因身份不明、意图不明而产生的犹豫与谨慎心理。虽然“不敢问来人”不是直接出自某首古诗,但在许多文学作品中,类似的意境和情感屡见不鲜。
相关诗句及出处对比表
诗句 | 出处 | 作者 | 情感/含义 |
不敢问来人 | 无明确出处(常见于现代解读) | - | 表达对未知来者的谨慎与敬畏 |
龙脊贴连钱,银蹄白踏烟 | 《马诗·其三》 | 李贺 | 描写骏马英姿,暗含志向与理想 |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 《出塞》 | 王昌龄 | 表达对边疆将士的敬仰与希望 |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 《春江花月夜》 | 张若虚 | 表现游子思乡、情人相思之情 |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 《将进酒》 | 李白 | 表达及时行乐、豁达乐观的情怀 |
结语
“不敢问来人”虽非出自某一首古诗,但它承载了古人面对未知时的复杂心理,也反映了文学语言在历史流传中的演变与再创造。在阅读古诗时,我们不仅要关注字面意思,更要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与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