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州疲弊的意思】一、
“益州疲弊”这一词语出自《三国志·诸葛亮传》中的《出师表》,原文为:“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先帝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愿托孤于大臣,寄命于危急之间。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在文中,“益州疲弊”指的是蜀汉所处的益州地区,在当时因战乱频繁、资源匮乏、百姓困苦,呈现出一种疲惫衰弱的状态。这句话表达了诸葛亮对国家现状的担忧和对复兴汉室的决心。
简而言之,“益州疲弊”的意思是指益州地区由于长期战争、赋税沉重、民生凋敝,导致国力疲弱、民力不足的状态。
二、表格展示
| 词语 | 益州疲弊 |
| 出处 | 《出师表》(《三国志·诸葛亮传》) |
| 含义 | 指益州地区因战乱、赋税、民生等问题,呈现出疲惫、衰弱的状态 |
| 背景 | 蜀汉时期,益州长期处于战乱和经济困难中 |
| 表达情感 | 对国家现状的忧虑和对恢复汉室的责任感 |
| 作者 | 诸葛亮 |
| 用途 | 表达对国家困境的认识及北伐的决心 |
三、总结
“益州疲弊”不仅是对地理环境的描述,更是对政治局势和人民生活状态的概括。它反映了诸葛亮在面对国家内忧外患时的深刻思考和责任感。通过这一表达,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出师表》中所蕴含的情感与使命。
以上就是【益州疲弊的意思】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