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最早的字典是】在中华文明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文字的整理与规范一直是一项重要的文化工程。作为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之一,汉语的字形、读音和意义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不断演变。为了更好地理解和传承汉字,古人很早就开始编纂字书,以供学习和研究之用。其中,《说文解字》 被公认为是我国最早的系统性字典。
一、总结
《说文解字》由东汉时期的著名学者许慎编撰,成书于公元100年左右,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按部首分类、系统解释汉字形、音、义的字典。它不仅奠定了汉字研究的基础,也为后世字书的编纂提供了范本。这部字典收录了9353个汉字,并按540个部首进行分类,开创了汉字检索的新方式。
二、表格:我国早期主要字书对比
字书名称 | 作者 | 成书年代 | 内容特点 | 地位与影响 |
《说文解字》 | 许慎 | 东汉(约100年) | 按540部首分类,解释字形、读音、含义 | 我国最早系统字典,汉字研究奠基之作 |
《尔雅》 | 不详(周代) | 先秦至汉代 | 解释词义,多为古代词语及物名 | 最早的词义类辞书,文学与训诂学重要文献 |
《广雅》 | 张揖 | 三国魏 | 扩展《尔雅》,增加词汇量 | 对《尔雅》的补充,丰富词义解释 |
《玉篇》 | 顾野王 | 南朝梁 | 收录16918字,按部首排列 | 唐宋时期广泛使用,影响深远 |
三、结语
从《说文解字》的诞生开始,中国文字的研究逐渐走向系统化和科学化。这部字典不仅是古代学者研究汉字的重要工具,也对后世的语言文字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随着时代的进步,现代字典在内容和形式上不断更新,但其核心功能——帮助人们理解汉字的结构与意义——始终未变。了解我国最早的字典,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认识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
以上就是【我国最早的字典是】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