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黍离诗经全文解释】《黍离》是《诗经·王风》中的一篇,属于《诗经》中的抒情诗。全诗通过描写诗人看到荒芜的田地和杂草丛生的景象,表达了对国家衰败、人民苦难的深切哀思。该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是《诗经》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一、原文及译文
原文 | 译文 |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 | 那些黍子长得茂盛,那些高粱刚发芽。 |
行迈靡靡,中心摇摇。 | 我缓步前行,心中忧愁不安。 |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 了解我的人知道我心中有忧愁,不了解我的人却以为我在寻求什么。 |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 悠远的苍天啊,这是什么样的人呢? |
彼黍离离,彼稷之穗。 | 那些黍子依旧茂盛,那里的高粱已经结穗。 |
行迈靡靡,中心如醉。 | 我缓步前行,内心如同喝醉一般。 |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 了解我的人知道我心中有忧愁,不了解我的人却以为我在寻求什么。 |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 悠远的苍天啊,这是什么样的人呢? |
彼黍离离,彼稷之实。 | 那些黍子依然茂盛,那里的高粱已结出果实。 |
行迈靡靡,中心如噎。 | 我缓步前行,内心仿佛被堵住一样。 |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 了解我的人知道我心中有忧愁,不了解我的人却以为我在寻求什么。 |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 悠远的苍天啊,这是什么样的人呢? |
二、
《黍离》是一首借景抒情的诗,通过描绘田野间生长的黍和稷,表达诗人对国家动荡、民生凋敝的忧虑与悲愤。诗中反复出现“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体现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练,展现了《诗经》中“赋、比、兴”相结合的艺术特色。
三、诗歌特点
特点 | 内容说明 |
抒情性强 | 全诗以抒发忧国忧民之情为主,情感真挚 |
景物描写 | 通过“黍离”、“稷苗”等自然景象烘托氛围 |
反复咏叹 | “知我者谓我心忧……”重复出现,增强情感表达 |
语言朴素 | 用词简单,不加修饰,贴近生活 |
意境深远 | 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引发对历史、人生的思考 |
四、文化意义
《黍离》不仅是《诗经》中的经典之作,也反映了周代社会的动荡与人民的苦难。它不仅在文学上具有重要地位,也在后世成为表达忧国忧民情怀的重要象征。历代文人常以此诗为题材进行创作或引用,体现了其深远的文化影响。
结语:
《黍离》以其简洁的语言、深厚的情感和丰富的意境,成为中国古代诗歌中不可忽视的经典。它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承载着古人对家国命运的深切关怀。
以上就是【黍离诗经全文解释】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