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之高阁是什么意思】“束之高阁”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将某些事物或想法放在一边,不再关注或使用。这个成语源自古代的书籍收藏方式,后来被广泛用来比喻对某事的忽视或放弃。
一、
“束之高阁”原意是指把书卷捆起来放在高高的架子上,表示不再使用或阅读。现在多用来比喻把计划、想法、物品等放在一边,不再关心或继续执行。这个成语带有贬义,通常用于批评人对重要事务的忽视或懒惰。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用“束之高阁”来形容那些被搁置不用的东西,如计划、梦想、工具等。它强调的是“放置”与“忽略”的结合,而不是真正的丢弃。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束之高阁 |
拼音 | shù zhī gāo gé |
出处 | 出自《晋书·王导传》:“此皆(王)敦所为,非吾所愿也。今当束之高阁。” |
原意 | 把书卷捆起来放在高高的架子上,表示不再使用或阅读。 |
现代引申义 | 比喻把计划、想法、物品等放在一边,不再关心或使用。 |
用法 | 多用于书面语,也可用于口语中,常带贬义。 |
示例 | 他那个创业计划早已束之高阁,再也没提过。 |
同义词 | 置之不理、置若罔闻、搁置一旁 |
反义词 | 重视、落实、实施、执行 |
三、使用建议
在写作或日常交流中,“束之高阁”适合用于描述对某事的冷落或忽视,但要注意语境,避免误解为“丢弃”。如果想表达“完全放弃”,可以考虑使用“彻底抛弃”或“丢弃不用”。
总之,“束之高阁”是一个形象而富有文化底蕴的成语,了解其含义有助于更准确地表达思想和情感。
以上就是【束之高阁是什么意思】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